第2版:要闻·经济

发展县域中小企业的建议

编辑部: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它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县域中小微企业由于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紧缺,发展缓慢。银企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规模小,抵押困难,信誉不佳等问题也制约了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现有的金融理财产品及制度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缺乏公共服务平台的有力支撑。县域中小企业由于发展水平较低,在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迫切需要专业机构提供针对性服务,而县域内缺乏较为专业的公共服务机构,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三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及人才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素质偏低,高学历、高层次的管理者所占比重偏低,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二是人才缺乏。企业普遍人才缺乏,这已成为制约县域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三是人才大量流失现象非常普遍。多数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发展培养人才,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很难有资金用于对员工的技术培训。

四是企业用工难,人员流动性大。员工流动性大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工资福利低,影响企业持续经营,健康发展。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

一是加快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发展非公有制物流、信息、中介服务等专项服务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根据当地财政实际,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和信用担保基金。

二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资金,为企业技改、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争取各项专项资金。简化审批办事程序,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切实当好企业的保姆。

三是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做好中小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认真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轻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加大劳动力就业和员工培训力度。使当地农村劳动力迅速转化为产业工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企业家和中层管理人员、岗位技工人员参加中央、省、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培训班和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岚县政协丁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