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性喜欢吃零食,市区中小学校园门口看得分外清楚。每天上学、放学时分,就可看到各式摊贩来到校门口,占领位置,各自忙活,为孩子们准备“美食”。霎时间,串串香、肉夹馍、鹌鹑蛋等,五花八门,香气升腾。刚出校门的孩子们们被吸引着涌向这些摊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从孩子们随手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可见,这些包装袋印刷粗糙,没有任何检验标志及生产日期。
学校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一直以来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小食品摊贩和校园周边小商店、小超市让老师、家长们分外头疼,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安全公共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采取集中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检查,认真排查,积极整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但基于商贩的趋利性、流动性,小食品摊贩这个城市顽疾仍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每次整治过后就又死灰复燃,再次形成反弹。
整治校园周围食品安全要标本兼治,精准防治。要以校园及其周边300米范围内的食品经营户为重点,以销售价格五元以内的儿童喜欢购买的小食品,如“五角”“一元”的油炸食品、面制品、膨化食品、饮料等为重点品种,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整治,杜绝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认真开展对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的现场检查、监督抽检和案件查处,重点解决无证无照从事食品经营问题、进货渠道不明和索证索票不全问题、经营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问题。并着力规范经营者场所、设备、工具、容器等食品经营条件。
唯有从细入手、从严入手,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严格落实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才可能推动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实现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状况的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