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岚县王狮乡阴湾村,笔者走进村头郭拴英大娘的小院,掀开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四十平方米的家内,75岁的郭大娘席地而坐,忙着编织高粱篦子,笔者很是纳闷,暖和的炕上不坐,怎么坐到地上了呢?看到笔者欲言又止的神情,聪明的郭大娘马上反应过来笑着说:“小伙子,你摸摸我的地,我现在可是装的地暖。”并随手指指墙上安装的地暖温控器,“现在室内温度22度,地面温度19度,一点都不冷,暖和着了。”据该县五洲昌电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韩丽军说:“该地暖使用寿命是70年,公司质保30年,郭大娘的“煤改电”项目已经使用三年了,没有任何问题。”
“过去一到秋天,院子里早早就堆满了柴草,冬天炉子点起来,烟熏火缭的,还生怕二氧化碳中毒。再加上人老了,腿脚不方便,每天得捣煤、掏灰、捡兰炭。晚上要晚睡,怕火灭了,早上还得早起。”提起以前靠煤取暖的生活,郭大娘一肚子牢骚,“现在好了,自从‘煤改电’后,我也像城里人一样能享受地暖了。”也打算年后进行“煤改电”的村民张计云则算起了经济账,“一吨煤按600元算,烧四个月锅炉大概需要5吨煤,一冬天家里光煤支出就得3000多元,如果换成‘煤改电’后,一个月也就300块,这里还包含了日常生活用电,算下来一个月电采暖实际费用也就200来块,比烧煤取暖省钱多了。”
村民要算经济账,国家要算环保账。打赢“煤改电”环保攻坚战,让清洁取暖走入寻常百姓家,依然任重道远。采访中,笔者欣喜地看到许多村民把改造的这笔账算得更加长远,他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生炉子取暖的历史,以电代煤享受着清洁能源带来了生活环境的焕然一新,舒适、便捷、有品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则把幸福写在脸上、留在心里。 (梁海珍 孙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