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阮兴时
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距离我市第一批医护工作者离开家乡、驰援湖北已经过去六天,这些天里,她们中有的已经走进湖北省潜江市妇幼保健院新区的病房里,争分夺秒救护患者,有的刚刚完成严格的培训考核,即将投入新的战斗。
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到达潜江市后,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孙艳霞不畏风险,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六天来,记者用微信与孙艳霞联系后,从她的叙述中了解了她们在一线的点滴。她说:“这既是责任,也是使命,更是一种早已根植在心中的信仰和自觉。”
到达潜江市后,经过简单的休整,1月27日,孙艳霞与同事们开始投入到工作中。虽然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医护工作者,但是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仍要做好百分之百的防护。当天,她们重点对防护的基本知识进行培训。28日一早,孙艳霞便前往她的工作地点——潜江市妇幼保健院新区。孙艳霞与同事们在这里对病区的布局、院感防护制度、流程等进行熟悉,并提出合理化建议。29日,大家开始进入隔离区演练、疑似病人转运流程演练、病人入院流程演练、治疗流程演练、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演练……各个环节连接合理,配合有序,为她们接下来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月30日,孙艳霞正式进入到一线病房,开始了与潜江医护工作者携手战“疫”的第一天。孙艳霞说:“虽然前期准备很充分,但是真正要进入到一线的那一刻,心中还是紧张的。我的班是早上8点到中午12点,虽然是4小时的班,但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容不得有一点马虎,防护服需要一层一层地穿,手套、口罩、护目镜需要一层一层地戴,每个步骤完成之后院感的老师们还会细细地检查是否合格。早上7点出发,一直到下午2点才能真正结束,这7个小时,我们不能吃饭,更不敢喝一口水,因为一上厕所就会浪费掉一套防护服。”
孙艳霞第一天上的是责任班,分管的是1-8床的病人。或许是太过紧张,或许是防护服太过严密,当进入隔离病区后,孙艳霞感到头痛、恶心、想吐。一旁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夫告诉她:“是由于缺氧所致,休息一下就好。”“虽然有不适感,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退缩,我不断给自己打气,一定能坚持下来。”孙艳霞说。
当全身心投入工作后,忙碌很快代替了不适感。孙艳霞和主班护士一起给病人输液、扎针、吸氧测体温、测血压、询问病人的基本情况,当与病人零距离接触的时候,孙艳霞很快没有了起初的紧张与恐惧,干起活来也得心应手。“病区内的我们,像极了勇士。”孙艳霞这样说。由于人员紧缺,病区里面所有的工作都要护士来完成,包括给病人打水、送饭、收拾垃圾,为垃圾扎好封口,全部贴上特殊性感染的标识等等。
“在工作中,一幕幕细微平常的事,也令我十分感动。”孙艳霞说,“上班第一天,一名潜江的小护士帮了我很多。该怎么跟病人沟通,怎么减少与病人的接触,到下班时间,她让我先下班,盯着我脱防护服。虽然厚厚的防护服让我们没有真正的见过‘面’,但我永远记住了她那双亮亮的眼睛。”
孙艳霞说:“在病区,绝大多数的患者都非常感谢我们,打针的时候,有位患者看到我身后的名字,询问我是不是从山西来的,他说他们从新闻上看到了,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助,说我们是他们的希望。我告诉他们要一起加油,一起努力,我们一定能挺过这次难关……”
冬季的潜江,浓雾弥漫,寂静的街头,真冷!下班后的孙艳霞,在脱去防护服后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气。她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虽然依旧是艰难的一天,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仗,我可以,我们大家也都可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