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文水

疫情冷酷无情 爱心温暖人心

□ 马智勇 王秀琴

自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来,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疫情来势汹汹,更需众志成城。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文水的志愿者挺身而出,爱心温暖了人心……

文水蓝天救援队队长麻晓杰:以战士的角色投入战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连日来,文水蓝天救援队队长麻晓杰朋友圈有了很多点赞和关心问候。1月28日,他免费提供吕梁陆航医疗救援公司装备的两辆重症监护型救护车,这是目前文水仅有的两辆负压型救护车,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文水境内疑似病例和城乡发热病人的安全转运工作,协同县医疗集团抗击新冠毒。一边是陆航医疗救援人的职业操守和蓝天救援队长的道义担当,一边是危在旦夕的患者和汹涌而来的疫情,他说:我已做好准备,去迎接任何挑战。随时响应召唤,与病毒战斗,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2003年3月初,他因做膝关节手术在北医三院住院,当时正好赶上了SARS病毒肆虐,亲身感受到非典大爆发的恐惧。他说:非典我是一名旁观的路人甲,这一次我将以战士的角色投入战斗。文水县蓝天救援队随时备勤可投入消杀防控工作,陆航医疗救援重症监护型救护车配备呼吸机等高级生命支持设备,24小时待命!

1月31日,为了节约防护服,接完病人后他将车辆进行了彻底消毒,把自己隔离在驾驶室里待命,再有发热病人报警就可以快速出动了。朋友圈看到晒出图片令人心疼:今天的第二顿饭,硬生生地把翡翠白玉汤做成了烩菜,一个热水澡洗去疲惫,一碗大杂烩下肚,功力瞬间恢复五成,好好休息,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

2月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才待了五六天而已,昨晚有点累是因为白天待命一天虽然啥也没干,可也不敢吃饭喝水,因为怕拉撒排泄,晚上回家吃饱喝足,困劲儿上来了,又接到指令去接发热病人,消耗了一套防护服。两点半又有指令送病人回家,执行完后实在困得不行,因防护服严重不足所以不敢脱防护服,只好简易打地铺将就一下了,准备连续执行白天的任务。作为一名战士,不能叫辛苦,比起门诊一线的医护人员,这根本不算什么。危机时刻坚守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才是真的勇士。

危难当头,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普通大众“不出门”就是责任和贡献,只要我们各尽本份,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天龙救援文水分队:冲在第一线

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文水天龙救援分队对接政府防控部门并合理调配人员,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从1月30日起,队员每日分组合作、定岗定时,定职定责,前往文水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口、敬老院、教科局办公楼、汾阳、交城、平遥交接口等七个防控点,协助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进行酒精消毒、测温。队员们无专业防护服,有的头戴浴帽,有的头戴塑料袋,有的身穿雨衣,就是大雪纷飞、大雾弥漫、气温下降,也不脱岗,他们以苦为乐,誓将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进行到底。一次性口罩最多四个小时就得替换,他们不是不懂,为了节省物资,他们只好一次次酒精杀毒,开水煮烫,重复使用,他们奇葩又可爱的造型,火红的队服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学雷锋爱心接力团:志愿者在身边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从1月25日开始,文水学雷锋小贾爱心接力团开展“防控疫情在行动,爱心志愿在身边”活动,用实际行动体现责任与担当,为全县疫情防控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分批次小规模组织爱心团成员在车站、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宣传,还覆盖至广大农村地区,告知群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知识,倡导群众减少出行流动,并向出行未佩戴口罩的群众派发一次性免费口罩。得知检测点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爱心团精心组织防疫物品,奔赴文水防控的主要交通卡口——开栅镇检测点、下曲镇徐家镇检测点、孝义镇平陶检测点、高速文水口检测点,为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公安民警发放了口罩、消毒液、防护手套和常备药品等,还为电视台、新闻办在一线采编的新闻工作者和环卫工人送上了口罩、消毒液等物品,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