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唯有灯依旧。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人们在新年的团聚。元宵节的夜晚,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逆行者”们注定不能团圆,但他们却更明白“团圆”的真正含义。
郑德宝是国道340罗村检查点的一名交警,从疫情发生后他就一直坚守在卡口一线,已经15天没有回家了,郑德宝的妻子王丽丽听说笔者要去采访她的丈夫后,便默默地走进厨房煮起了汤圆。
元宵煮好了,13岁的女儿为爸爸打包起自己亲手制作的蛋糕。王丽丽给自己和两个孩子戴上口罩,坐上了笔者的车,她想带着孩子们随笔者去看看久违的老公,给他一个元宵夜的惊喜。
一路上,王丽丽和孩子们显得很激动。王丽丽担心的是这些天老公在卡口上吃不好、睡不着、休息不好。女儿郑紫公式则和弟弟小声嘀咕着,不知道这样的突然袭击会不会把老爸给惊到。
在各种期待中,他们来到了罗村检查点,出来拦住笔者的车进行例行检查的正是郑德宝,看到车里爱人和孩子的一刹那,这个七尺男儿一下就懵了,他呆呆的愣在了那里,眼里闪现点点泪花。此刻,一切的言语都显得多余,这个不一样的元宵节,让一家人激动不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在不足10平方米的值班帐篷内,郑德宝和他的战友们共同分享着爱人亲手煮得元宵和女儿带来的蛋糕。同时也品尝着月圆之夜,这份特别的温馨与感动。“每天守在这里,天天盼着疫情赶紧过去,好一家人团聚,都忘记今天是元宵节了,没想到老婆这么有心,给我送来了元宵,我太高兴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婆,谢谢你!”郑德宝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
同时,也看到卡点上畜牧局、交通局、应急管理局、医院、公安局、交警队等各部门值班值守人员在这团圆夜坚守战“疫”一线,一刻也不敢松懈。
就在郑德宝一家依依不舍挥手告别的时候,全体卡口值守人员齐刷刷站成一列,向这位贴心的嫂子敬礼致谢。
返回县城后,采访组又来到了防疫的最前沿——石楼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两名从病房走出来的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向我们亲切地挥手,并致以节日祝福。在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不断穿梭于各病房,量体温、做消毒,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普外科护士长冯润娣好几天都没有回家了,她正忙着工作的时候,她的女儿给她发来了微信视频。
“妈妈,你和爸爸啥时候回来呀,我和妹妹都想你和爸爸了!今天过元宵节我们都没有吃汤圆,我们想等你和爸爸回来一起吃…… ”视频一接通,就传来女儿稚嫩的声音,这位妈妈瞬间就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了。
“宝贝……乖…… 爸爸妈妈工作完就回去…… 你和妹妹在家要听姥姥姥爷的话……”
“妈妈,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工作完呀,我们实在等不行了,呜呜呜……”
“宝贝,别哭,别哭,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来看你和妹妹……”
挂了电话,我们才了解到,原来冯润娣的老公是前山乡卫生院的院长,自疫情防控开始夫妻俩就双双坚守在抗疫一线,直至现在。
和卡口防控人员、医护人员一样,石楼县卫健、疾控、应急等相关部门,也有这样一群坚守岗位、任劳任怨、辛苦工作的后勤人员,他们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汇总数据、上传下达、撰写材料、宣传鼓劲,这个元宵节他们同样不能回家,他们不懈的坚守,只为守护好全县12万百姓的生命安全。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疫情让我们不能畅怀,但这场战“疫”让我们看到太多的义无反顾,太多的大爱无疆,太多的星夜驰援,太多的披星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