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阮兴时
2020年这个春节,对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显得格外特殊。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作为全市疫情救治定点医院之一,市人民医院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部署与指令,全院上下周密部署、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全体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冲锋在前,24小时坚守在预检分诊窗口、发热门诊、发热病人医学留观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等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阻击疫情的坚固屏障。
强化组织领导 周密安排部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更好应对疫情,1月16日,市人民医院院长乔晓红紧急征调急诊科医办室作为疫情应急指挥部,连续多次召开紧急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迅速制定并启动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预案》,相关工作及管理制度等10余项,发热病人就诊相关流程15项等,成立了书记、院长为双组长的疫情应对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预检分诊组、医疗救治专家组、院内感染防控组、疫情监测报告组、后勤保障组、疫情内部通报组七个办事机构,每天召开例会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缺补漏。
1月25日18时,山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市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选择取消休假,逆行而上,在大年初一全部按时到岗,各个科室各司其职,进入战斗状态。
在发热门诊,市人民医院进一步规范了诊疗流程,挂号区设立醒目的标识,指导病人按规定流程就医;在发热病人医学留观区和隔离病房,严格执行国家诊疗规范,医院专家团队进行会诊讨论,与省专家组保持密切联系,在患者救治方面取得了成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感染管理科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防护培训19次,开展了重点岗位的演练,利用视频连线等多种方式,对各科室进行培训指导,为医院全方位做好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过三天三夜的改造调整,1月30日零时,市中医院传染病区改造全部完成,医疗力量调配到位,救治设施设备保障充分,新增病床60张,已具备了收治患者的条件。” 为保障改造工程如期完成,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段虎斌紧盯着病区改造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医务人员,抗击疫情,是责任;作为共产党员,抗击疫情,更是使命。”段虎斌说,“我们医护工作者深知疫情危急,刻不容缓,纷纷自愿放弃休假,回归岗位,投身感染病区改建当中,很多同志都是白天在各自岗位值班后,夜里继续帮忙整理。”
高昂的斗志、专业的态度、科学的管理、有效的防控,市人民医院构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强堡垒。
党员冲锋在前 筑牢战“疫”堡垒
大年初一,凌晨3时。市人民医院灯火通明,一名疑似病例出现了。隔离病人、专家会诊、办理入院、网络上报都在有序进行着……
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做咽拭子核酸检测,采集咽拭子事不宜迟。“让我来吧。” 面对病人,从医30多年的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郭贤兰没有丝毫犹豫,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即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该病人为吕梁首例确诊病人。
大年初三,又确诊了第二例新冠肺炎病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郭贤兰说:“不管是不是确诊病例,我们感染科义不容辞,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使命,无所谓辛苦不辛苦。”
疫情突来,其势汹汹,举国齐动,众志成城。当院党委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致全体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倡议书》后,全院上下纷纷响应,“我报名、我参加、我要去”成为大家的心声和行动,短短时间,60余名党员主动请缨到湖北一线作战。市人民医院先后两批遴选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孙艳霞、李小菊、李宏、贺翻玲、赵彩虹、李雯六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驰援湖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为她感到骄傲,我在后方期待她凯旋归来。”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任晓瑞为自己的妻子贺翻玲到湖北一线工作感到自豪。
越是风疾雨骤,越是考验责任;越是急难险重,越是见证担当。“抗疫情、无惧,赴前线、无悔!在这个时候,身为党员,我们理应走在最前方!”当听到发热病人医学留观区需抽调医务人员时,呼吸科副主任韩海燕、肛肠科医师闫卫军、神经内科医师杜彦蓉、骨科护士王小梅等“党员突击队员”,纷纷请缨到隔离病区工作,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湖北那边是不是天气凉了?”“工作的同时,更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全院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为了让出征湖北一线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2月7日,市人民医院院领导与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孙艳霞、李小菊进行了视频连线,并对他们的家属进行了现场慰问。同时,院领导还与6名队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时刻了解队员们在工作和家庭中遇到的难题。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月3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会议室,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郭贤兰、王宇伟、杜凤拖等15名医护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申请书中,他们表明决心:服从调配,不计报酬、不舍昼夜、无怨无悔。
在阻击疫情蔓延的重要时刻,全院党员干部用身先士卒的请战和坚守岗位的执着诠释着奉献情怀,筑牢战“疫”的堡垒。
医护人员奋战前线 各个部门全力保障
年幼孩子不舍的抽泣,年迈父母忧心的牵挂,没有动摇护理人员的使命与职责。战“疫”第一枪打响以来,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奋战一线,保障部门各司其责,所有职工严阵以待。
隔离病区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岗位,连轴转上班,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是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退缩。每次接诊发热病人,除了做常规检查,还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情绪。
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疑似患者,市人民医院在急诊、门诊、住院部设立三个预检分诊窗口,抽调20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发热患者的筛查工作。记者看到,在住院部的预设分诊台旁边,搭着一顶帐篷。医务科副科长冯育公式介绍说:“为确保预检分诊不漏一人,要求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3班6人轮流值守。这顶帐篷是我们医护人员临时休息,喝水用的场所。” 截至目前,全院共接诊发热患者386例,累计收治患者10人,其中发热病人医学留观区5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5人,确诊新冠肺炎2人。
除了前线奋战的医务人员,后勤保障部门也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我们虽不能到一线救治病人,但必须奉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后勤保障。”战“疫”过程中,物资保障是关键,人员调配是重点,市人民医院薛向东副院长坐镇“后方”,全面做好了疫情期间的所需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防护用品、医疗器械车辆以及各种救治物资的及时调配;对抗病毒药物要紧急采取临时采购;对应急设备、物资进行清点,做到有备无患、充足供应、保障有力;保障一线水、电、暖的正常供应;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医疗秩序的正常有序进行。
CT室的齐志刚、张跃星、郝文静等9名一线医务人员, 纷纷请战加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医疗队伍当中;医学检验科的同志们纷纷前往发热门诊收取标本,检测结果,共完成355例发热门诊标本的运输与检测;感染管理科起草制定了防护要求以及18个新冠肺炎防控制度和14项工作流程,为有效预防奠定了制度基础。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院内聚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市人民医院还在全市率先开展网上“发热门诊咨询”,远程医学中心24小时待命,为发热患者提供专业回复和科学指导。累计为提供近300人次的医疗服务,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没有跨不过的沟坎,没有度不过的苦难。全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汇聚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在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市人民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用必胜的信念奋战在一线,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骄傲,我在后方期待她凯旋归来。”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任晓瑞为自己的妻子贺翻玲到湖北一线工作感到自豪。
越是风疾雨骤,越是考验责任;越是急难险重,越是见证担当。“抗疫情、无惧,赴前线、无悔!在这个时候,身为党员,我们理应走在最前方!”当听到发热病人医学留观区需抽调医务人员时,呼吸科副主任韩海燕、肛肠科医师闫卫军、神经内科医师杜彦蓉、骨科护士王小梅等“党员突击队员”,纷纷请缨到隔离病区工作,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湖北那边是不是天气凉了?”“工作的同时,更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全院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为了让出征湖北一线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2月7日,市人民医院院领导与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孙艳霞、李小菊进行了视频连线,并对他们的家属进行了现场慰问。同时,院领导还与6名队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时刻了解队员们在工作和家庭中遇到的难题。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月3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会议室,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郭贤兰、王宇伟、杜凤拖等15名医护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申请书中,他们表明决心:服从调配,不计报酬、不舍昼夜、无怨无悔。
在阻击疫情蔓延的重要时刻,全院党员干部用身先士卒的请战和坚守岗位的执着诠释着奉献情怀,筑牢战“疫”的堡垒。
医护人员奋战前线 各个部门全力保障
年幼孩子不舍的抽泣,年迈父母忧心的牵挂,没有动摇护理人员的使命与职责。战“疫”第一枪打响以来,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奋战一线,保障部门各司其责,所有职工严阵以待。
隔离病区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岗位,连轴转上班,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是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退缩。每次接诊发热病人,除了做常规检查,还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情绪。
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疑似患者,市人民医院在急诊、门诊、住院部设立三个预检分诊窗口,抽调20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发热患者的筛查工作。记者看到,在住院部的预设分诊台旁边,搭着一顶帐篷。医务科副科长冯育公式介绍说:“为确保预检分诊不漏一人,要求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3班6人轮流值守。这顶帐篷是我们医护人员临时休息,喝水用的场所。” 截至目前,全院共接诊发热患者386例,累计收治患者10人,其中发热病人医学留观区5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5人,确诊新冠肺炎2人。
除了前线奋战的医务人员,后勤保障部门也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我们虽不能到一线救治病人,但必须奉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后勤保障。”战“疫”过程中,物资保障是关键,人员调配是重点,市人民医院薛向东副院长坐镇“后方”,全面做好了疫情期间的所需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防护用品、医疗器械车辆以及各种救治物资的及时调配;对抗病毒药物要紧急采取临时采购;对应急设备、物资进行清点,做到有备无患、充足供应、保障有力;保障一线水、电、暖的正常供应;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医疗秩序的正常有序进行。
CT室的齐志刚、张跃星、郝文静等9名一线医务人员, 纷纷请战加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医疗队伍当中;医学检验科的同志们纷纷前往发热门诊收取标本,检测结果,共完成355例发热门诊标本的运输与检测;感染管理科起草制定了防护要求以及18个新冠肺炎防控制度和14项工作流程,为有效预防奠定了制度基础。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院内聚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市人民医院还在全市率先开展网上“发热门诊咨询”,远程医学中心24小时待命,为发热患者提供专业回复和科学指导。累计为提供近300人次的医疗服务,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没有跨不过的沟坎,没有度不过的苦难。全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汇聚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在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市人民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用必胜的信念奋战在一线,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