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小宇
截至2月28日,我市连续23天无确诊疑似病例。2月24日,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等级由一级调整为二级。2月2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我市13个县(市、区)全部划定为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前期我们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工作中取得了成效。但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并不代表疫情风险消失,目前疫情尚未结束,随着复工复产的到来,疫情输入和人员集聚传播风险仍然存在,我市将继续采取强有力防控治措施,严密监测疫情新风险,分区分级精准管控,划细划小作战单元,严防疫情出现波动。”市疾控中心主任郭力说。
郭力介绍,根据我市目前疫情发展形势变化,市疾控中心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工作重心,主要对定点医院的发热病人、外地返吕待查人员、各类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和管理,对复工复产的企业和学校进行指导和培训,对宾馆等重点场所进行复工复产前分析和研判,开展复工复产前防控知识宣传活动等。
郭力说,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控,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要内容。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将继续和16所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148个乡镇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协作,联防联控,对所有的发热病人进行筛查、管理和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为了严防输入性病例,对所有返吕人员都要进行集中隔离,市县两级疾控部门要对企业和县域内的集中隔离点进行指导,对在隔离期间发现的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并进行流调和核酸检测。
2月25日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使用山西“健康码”系统,要求全市所有交通卡口、公共场所、小区、企业和乘坐交通工具都必须将健康码作为重要电子凭证,实行“凭码+测体温”通行。郭力说,“健康码”以大数据赋能疫情防控,不仅为市民安全出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为健康数据共享、科学精准防疫打下了坚实基础。
郭力说,在复工复产阶段,既要保证企业“钱袋子”,还要扎紧防疫“口袋子”。为了严防企业在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后新冠肺炎在我市扩散和传播,市疾控中心制定了《企业单位复工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技术指引》和《关于对吕梁市企业单位复工后新冠肺炎预防性消毒工作的几点建议》,要求各企业单位要制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预案,要有防控组织机构、组成人员、职责分工,要有基本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留观室等。日常预防控制工作方面,要求企业利用单位宣传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建立严格的人员登记制度,做细人员进场防控措施,建立员工病假记录制度等。“我们还建立了防疫情、稳生产服务小组,上门督促和指导企业严格规范做好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帮助企业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两手抓、两不误。”郭力说。
近期,我市少部分群众因疫情态势良好开始出现松懈情绪,为此,郭力提醒广大市民:“疫情还没有结束,防控任务依然艰巨。随着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复工和生活的逐渐恢复,必将迎来新一轮的人员聚集和流动,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广大市民切不可掉以轻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坚持防控措施,工作生活中要避免聚集,企业要合理安排,做好防控,有序复工。只有依靠全民的自律和耐心,增强全社会的‘免疫力’,早日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