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三农”领域短板,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近年来,通过狠抓落实,我市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厚实的“吕梁答卷”,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但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我市“三农”短板弱项还比较多。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紧盯目标、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要强化政治担当。党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做好“三农”工作就是稳住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就可以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时刻,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不完成任务绝不收兵的魄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打好补上“三农”领域短板这场硬仗,共同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前进。
要善于抓住重点,精准施策。增加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要义所在。我们要从这两大关键点下手,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坚定不移做强做大优势农业产业。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项目为王,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电子商务,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要以乡村治理为固本之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村路电水气网的建设。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清洁行动,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生活之困、生产之忧,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增加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招。在脱贫攻坚中,我们立足吕梁实际,一步步创出了生态扶贫、“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光伏扶贫“三大品牌”,“一保通”经验全省推广,石楼县“党支部+合作社”、兴县农民专业合作总社等创新做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只有加快改革创新,才能将补短板的任务落实到位。因此,我们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推进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等。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引导引进各类人才,深化院校合作,积极鼓励返乡入乡人员和农村本土人才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农村创新生态,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继续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通过就业增加收入。
“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盯紧目标、凝心聚力、狠抓落实,脱贫攻坚一定会决战完胜,农业“短板”一定会补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