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刘家山植“绿”记

□ 雒晓利 刘云翔

清明节那天,临县丛罗峪镇刘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刘成亮起了个大早,在自家院子里踅摸转悠几分钟后,担着水桶、扛着铁锹出了门,急匆匆地赶往马桃岭山上……刘家山村每年惯例性的集体植树活动拉开序幕。

按前几年的惯例,刘家山清明节植树活动是村干部义务植树、群众自愿参加。今年植树的地点定在马桃岭,议好六点半在地头集合。六点半左右,村委会副主任刘青贵、会计刘春明、护林员刘元兴、村民刘熙儿等14人,陆续按时到了马桃岭山上。

村集体经济拮据,刘成亮自掏腰包从运城买回300株树苗。在栽什么树种上,他与好多人商量过,最后议定了“柏常绿、花常开、桃李满天下”的议题。他订购了杏树100株、桃树100株、花树100株,加上原来种下的柏树,马桃岭就成了村民眼里的好地方。

刘家山村是传统的产枣村,枣林地占到耕地的80%,有1840亩。村“两委”班子团结和谐,民风淳朴厚道。近几年,村里步入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去年临县县委组织部驻村帮扶以来,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维修了村组织活动阵地,集体学习也常态规范化,新增了饮水点,环境综合整治也走在全县前列。

马桃岭是村里的一座高山,没有自来水,从山下到山上只有羊肠小道,栽树用水要靠人肩挑上去,植树比较困难,但越是这样的地方,植树越发迫切。在植树现场,挖坑的挖坑,挑水的挑水,搬树苗的搬树苗,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干起活来时间过得飞快,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100棵树种好了、浇好了,大家也有些饥肠辘辘了,但村民们看着亲手种植的树苗在春风吹拂下飘逸,相顾欢欣,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另外的200棵树,接下来继续栽种,在刘家山村村民看来,这样的植“绿”活动实在是做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一个绿树环绕、古朴灵秀、乡风文明的刘家山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