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做大度的行车人

□ 本报记者 梁瑜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市区各路段交通通行压力也日渐增大,涉车小事件也时有发生。记者长期生活在市区,对事态人情也相对了解。然而最近街头看到的行车场景还是大出意外。

所谓行车小事件,说白了,就是驾车人之间,或驾车人与行人之间的小摩擦。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彼此理解退让一下就完了。如果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得理不饶人,斤斤计较,那就完全可能把小事发展成大事,甚至成为没完没了的无头公案。

一辆小汽车在街边停靠等人,恰好一辆摩托车驶来,因为街面狭窄,紧贴着小车尾部驶过,不巧把车尾靠近刮泥板处蹭了一下,蹭了条短痕。这在如今的街头,可谓是寻常小事,车辆半新不旧,刮蹭肯定不是一次两次了。然而只见小车司机把车门打开,跳下车子,冲着骑车人就跳脚大嚷。气势汹汹,唾沫横飞,最后还扬言要骑车人赔他的损失,带他去修理厂修车。

明眼人一看就清楚,这位司机就是明显的得理不让人,交通拥挤,街面狭窄,停靠路边完全可能遇到刮蹭。摩托车急于赶路,肯定也不是有意刮车。再者,都是行车人,谁的车辆不挨刮,谁的车辆不刮人(的车),车上的划痕多了,抽空到修车厂统一做个喷漆整容即可,何需斤斤计较,没完没了呢?

不由想起了一位驾龄三十年的老司机谈起过的行车感受:这开车啊,刮刮蹭蹭是常事,就和人走路是一个理,碰到拥挤了,人们走路不也是挨挨挤挤吗?不能太计较。

同样是这位老司机,春节购物时自己车也是碰到剐蹭,面对对方的诚心道歉,他大手一挥:算了,算了,为这一处刮痕,也犯不着专门修。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瞧瞧,这叫大度,这叫豁达,这样的驾车人,肯定随处都受人欢迎。车辆行驶过程中,你让我,我让你,这才是正理,也才能获得彼此的尊重,反之,斤斤计较,不依不饶,只能暴露自己的小气与狭隘,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