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新闻链接

新闻链接

吕梁是全国全省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是著名的“杂粮王国”。吕梁特殊的地形条件最适合小杂粮生产,有四五千年的小杂粮栽培历史。目前,杂粮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约占山西省的1/5,产量1.8亿公斤,占全省12.6%,主要有谷子、大豆、杂豆、莜荞麦等20余种。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吕梁小米、肾型大豆等杂粮,所含的粗蛋白、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显著高于同类产品,对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利。我们当地流传着“喝小米粥如同喝参汤”的佳话。

吕梁是我国红枣起源的中心地带,是著名的“红枣之都”。吕梁是全国著名的红枣生产基地,常年产量3亿公斤左右,占全省的一半,沿黄河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4县,有长320公里、宽20公里的红枣林带,栽植面积达到160万亩,这一区域位于神奇的北纬37度,栽植的红枣个大、皮薄、肉厚、味甘,主要品种有帅枣、木枣、骏枣、梨枣等30余种。中科院生化物理研究所鉴定,吕梁红枣含有18种氨基酸、10种维生素和14种微量元素,仅VC一项指标,就是新疆红枣的17倍,被誉为果中之王。我们吕梁有句谚语“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

吕梁是全国核桃的重要产区,是著名的“核桃之乡”。全市核桃面积达到300万亩,常年产量5000万公斤,在东部边山形成了100余公里的核桃林带,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常年产量5000万公斤,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其中晋龙1号、2号等被评为全国的五大名优核桃,富含钙、铁、磷、钾等微量元素,具有补气益血、温肠润肺等功效。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发出了核桃油精丸、核桃饮料等80多种产品,获得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国内有机食品认证和欧盟、美国、日本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吕梁是全国全省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主食化开发空间巨大。吕梁有一句俗语“吕梁山上好茶饭、莜面窝窝山药蛋”,这里地处高寒山区,土壤肥沃,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战略,狠抓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精深加工、主食开发、文化展示等,初步形成了“土豆种植—土豆—土豆花—土豆宴”的全产业链。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年产量60万吨。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岚县种植的马铃薯克新1号、冀张薯8号、晋薯16号、青薯9号四个主打品种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市场上的普通品种。

吕梁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市,养殖业发展前景看好。2019年,全市畜禽饲养量突破1亿头(只),肉蛋奶总产达到45万吨以上。这里,我特别要推介的是吕梁的肉牛养殖,农民将牛赶入山林中散养,吃的是中药材,喝的是山泉水,肉的品质特别好,成就了好的品牌。吕梁“牧标”牛肉,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牛排品牌”“中国最具价值牛排品牌”“中国牛肉领袖品牌”。还有我们的“吕粮山猪”,吃山粮、喝山泉、健康喂养、自然成长,坚持“零激素、零药物残留、零瘦肉精、零注水”的“四零”品控标准,胆固醇是普通猪肉的一半,不饱和脂肪酸是普通猪肉的2-3倍,没腥味、浮沫少、肉很香,荣获供应港澳生猪资质,成为全省首家直供港澳的生猪品牌。

吕梁是种植食用菌的最佳区域,可以填补南方夏季生产空白。食用菌栽培的关键是温度。吕梁气候相对冷凉,全年年均气温8.9℃,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为22.8℃,既有利于高产稳产,又可以做到周年生产。据浙江大学有关专家对吕梁十年气象资料分析论证,我市交口、中阳、临县、石楼等山区县是全国食用菌生产的最佳区域之一。目前,全市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规模6000万棒,鲜菇年总产量达5万吨。其中临县千山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本地的红枣木接种出来的“红枣木”香菇,具有口感好、香菇多糖含量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非常畅销。交口县双轩菇菜有限公司采用液体菌种接种,并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生产的 “花菇”, 肉厚、细嫩、鲜美,食之有爽口感,以丰富的营养和防病、健身、延缓衰老等作用深受群众的欢迎。

吕梁是山西最大的连片天然沙棘林区,中国沙棘在山西、山西沙棘在吕梁。全市现有野生沙棘100余万亩,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年产量3200万公斤。吕梁沙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猕猴桃的5-8倍、山楂的70倍,有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等功效。目前已产出果汁、果酱、果油等20余种沙棘产品,市场辐射到全国20多个城市。去年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在我市交城、文水、岚县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技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