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晋 图/程鹏 薛晓宝
近年来,公益顺风车被越来越多具有公益心的车主接受。对于搭车乘客来说,公益顺风车有平台担保和政府监管保障,安全性更高,成为了现代出行的重要补充。
交城公益顺风车协会就是其中一只小有名气的公益队伍,该协会于2015年5月发起,2016年6月6日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成立,成为山西首家公益顺风车社会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协会成立至今,发布固定、实时车讯6万余条次,为1万余人提供了免费安全的搭乘服务,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
然而,他们的公益行为却不止于此。
协会在交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交城县文明办的大力倡导下,开展爱心送考、扶贫济困、金秋助学、绿色环保等12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协会在奉献爱心,传播正能量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志愿者的爱心举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
2017年5月,交城公益顺风车协会被吕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吕梁市新闻办公室、共青团吕梁市委授予吕梁脱贫攻坚青春榜样“扶贫助困青年组织”称号,2017年9月被山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授予“爱心捐赠单位”称号,2018年5月被共青团吕梁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18年6月被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爱心捐赠单位”称号,2019年1月被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中共吕梁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授予“‘双强六好’市级示范党组织”称号。
教育帮扶
照亮贫困学子求学之路
脱贫攻坚首要是思想脱贫,关键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围绕这一目标,2016年,协会在交城偏远山区的东坡底乡华宇希望学校开展“金秋助学”行动,将募捐的助学善款13610元捐助给26名在校贫困学生。此后,协会连续两年将募捐的助学善款37030元捐助给该校171名在校贫困学生;为了让山区孩子的冬天不再寒冷,每年秋冬季开展的“暖冬行动”,为该校93名贫困生送去了价值23834元的御冬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协会还在交城县西营村、城头村开展了“点亮微心愿·实现微梦想”,为125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成功圆梦微心愿;帮助尿毒症患者冯红红、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李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雷宇航、白血病患者王如婧等贫困家庭募集10万余元。
同时,该协会主动与斯玛特儿童美术中心、山西九万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白天鹅舞蹈培训中心和交城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四家社会教育机构联系,为东坡底乡华宇希望学校学生开展每月一次“心连心”支教活动。从2017年至今,共有21名志愿者为1590人次(孩子)提供了53次的支教培训和服务,支教时长265小时,行车里程达10000余公里。
社区服务
温暖了搬迁群众的心窝窝
2018年以来,交城公益顺风车协会按照交城县委、县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六个一”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在梁家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立褐小美志愿者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四单制”服务模式,组建四支队伍,为搬迁户发放服务信息卡,针对政策咨询服务、就业创业指导、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入户321户,送医送药16次,志愿服务597人次,志愿服务时长1957小时35分。
在梁家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立了“爱心超市”服务点,引领搬迁户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换取相应积分兑换“爱心超市”物品的方式,鼓励搬迁户积极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截至目前,“爱心超市”共接受社会捐赠物品168种,共计3310多件,价值4.6万余元。
尤其是协会实施的公益“一亩地”帮扶创投项目,采取“公益组织+合作社+志愿者+农户”模式,免费为梁家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贫困户提供种植场地及种植所需的其它硬件设施,实现精准帮扶161户545人,让搬迁群众感觉特别暖心。
“我们在山上就是种地,有了这‘公益一亩地’,我就能自己种菜,也不用花钱买了,能省下一大笔开支,公益顺风车协会真是做了一件让我们特别暖心的大好事,脱贫致富劲儿就更足了!”张大爷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拨弄着刚出土的青菜兴高采烈地说。
爱心送考
彰显公益人的社会良知
据了解,2015-2019年,交城公益顺风车协会连续五年组织开展“青春绿丝带 爱心送考”活动,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累计共出动车辆1299台次,接送考生3026人次,总计行驶里程44610公里,志愿服务时长13266小时。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互助友爱的新风正气,为文明交城建设做出了贡献。如今,“爱心送考”已成为交城志愿服务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视公益为立身之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交城公益顺风车协会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驾驶顺风车行驶在共同的公益大路上,用行动中书写无悔“公益”人生。正是他们一次次举手之劳,一份份呵护关爱,让交城这片热土充满了爱心和希望,让交城的公益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