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教育专刊

我市4—6年级小学生重返校园

本报讯 (记者 阮兴时)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向好,5月18日,我市130012名4—6年级小学生迎来了开学复课的日子。一大早,这些结束漫长寒假的孩子们就早早来到了学校。

开学第一天,记者采访看到,市区各小学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防疫和教学工作“双到位”。早上七点半,离石区南关小学陆续迎来了四至六年级返校复课的学生,早早准备好的老师指挥学生有序入校:“请同学们按照一米间隔排队,有序进入体温测量区。”只见学生们手持健康卡,戴好口罩,间隔1米有序排队,依次经过红外线体温测量仪,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校园。为了让家长们放心,让孩子们安心,各班班主任老师在教室早早等候,对学生再次进行入班测温,确认无误后孩子们方可入班。八点半,校长、副校长和防疫指导员一同视察班级,检查同学们的口罩是否正确佩戴、七步洗手法是否熟练操作和学生们入校晨读情况。

“学校开学防疫工作做得真好,把孩子送回学校,我十分放心、开心。”在吕梁金色摇篮全程实验小学门前,一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说。据悉,5月15日该校进行了高段四、五、六年级入学防控演练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全校师生筑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线。

迟到的返校时间,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在返校第一天,许久未见面的小伙伴之间有说不完的悄悄话:“终于可以开学了,在家我都吃胖了。”“天天对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上网课,我的眼睛都快近视了。”“太怀念在学校上课的日子了,重新回到学校见到朋友们的感觉太棒了。”……同学们对这个意外的假期有着各种感受,对学习、成长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各学校在开学前为每个班级、办公室配备体温枪、消毒液、洗手液、手套、喷雾瓶等防疫物品,充分做好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开学前,各学校都给家长朋友们发了‘致家长一封信’,并在校门口提前划分家长接送区,实行错峰上下学,家长分散接送,倡导家长绿色出行,不开车接送学生,骑电动车接送学生的家长要即停即走。开学后,各学校采用‘开学第一课’、升国旗、讲好战‘疫’故事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卫生普及教育。”市教育局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