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精准脱贫

“普惠金融,给我们带来了贴心的服务”

——兴县农商行转型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马龙 通讯员 田佳雨

“以前在其他银行申请办理贷款手续多,办理时间长,往银行跑好几次都不一定能办下来。现在好了,兴县农商行的客户经理把信贷服务直接送到家门口,现场指导我填写资料,太方便了,既解决了我们农民贷款难、贷款慢的问题,又给我们带来了贴心的服务。”近日,兴县瓦塘镇后石门村一位大爷在整村授信现场由衷地说。

这是兴县农商银行今年发展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从冬日寒天到炎热夏日,从春寒料峭到春意盎然,全行上下80余名客户经理用脚步丈量了兴县县域农村的广阔土地,由坐门等客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加快授信贷款投放,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特色之路。

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传导压力。该行党委班子成员明确职责分工狠抓落实,动员会后马上兵分三路,深入各支行进行督导,乡镇各支行行长对接政府、乡镇主要领导,参加各乡镇普惠金融工作推进现场会,城区各支行行长带头深入行政村、企事业机关单位进行沟通和调查摸底,搜集资料,会同业务部、市场拓展部绘制网格作战图。各支行也立即行动,与村委会做好工作对接,确定评议评定小组成员,切实做好农易贷、商易贷、畅行贷产品宣传,推动线下贷款向线上贷款转化。

山路崎岖,圪公式上支行客户经理利用三轮摩托代步,深入偏远乡村,收集农户资料,办理授信。交楼申支行首创制作信用户公示牌,通过走访调查、村委小组评议,对于信誉度良好的客户进行评定,优先发放信用户公示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瓦塘、贺家会、交楼申、蔡家崖等支行全体人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积极发扬“背包精神”与村委会对接,获取村民花名册。客户经理吕杰、胡剑白天逐户上门调查授信,晚上加班至深夜整理授信资料,确保信贷资金及时发放。

截至5月初,全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1236笔,金额36843.06万元;走访行政村27个,采集客户数1062户。整村授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今后普惠金融服务打开了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