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弘扬吕梁精神 凝聚奋斗力量

□ 交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佃忠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事业。历经战争洗礼、克服地域困难、开启吕梁新征程的吕梁人民,在吕梁这片热土上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一代又一代的吕梁儿女也将吕梁精神铭记在心,践行着“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的理念,不断开创吕梁发展的光辉篇章。

一、吕梁精神植根于吕梁大地,与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内核一致

1.吕梁精神植根于吕梁大地。吕梁精神源远流长,受多元文化滋养。一是深受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黄河文化的浸润。黄河流经吕梁与陕西交接之处,两岸山高逶迤、峡谷深长、河流跌宕起伏、气势雄浑,令人叹为观止。黄河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气势塑造了吕梁儿女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的独特品格;黄河水的九曲回肠、勇往直前养育了吕梁儿女坚韧不拔和敢于登攀的精神气质;黄河融汇百川的广博胸怀孕育了吕梁儿女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宽广气度。二是深受吕梁黄土高原文化的影响。吕梁山的坚如磐石和巍峨形象,吕梁二字便是脊梁骨的形象化描述。吕梁山脉犹如横亘在中华大地的脊梁骨,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锤炼了吕梁人民不畏艰难的英雄精神,吕梁人民勇于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不断开创吕梁新辉煌。历史上人杰地灵,诞生了战国廉颇、北汉刘渊、一代女皇武则天、宋朝战将狄青、清朝廉吏于成龙、红军领导人贺昌、巾帼英雄刘胡兰、世界“试管婴儿之父”张民觉、“著名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马烽等优秀儿女。三是沐浴了晚清晋商精神的余风。南邻晋商中心、作为晋商贸易的途径这样的地缘优势,大规模的走西口从吕梁大山启航,使得晋商文化融入吕梁文化,商帮集体精神和诚信精神也奠定了吕梁人民团结一心、诚信为本的思想基础。四是吸收了邻近文化的优秀特质,地处晋西北使吕梁印染了北方草原文化和陕北文化的豪爽与崇尚自然、崇尚英雄的品质,农业文化和畜牧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流交锋。

2.吕梁精神本质是一种革命文化。吕梁精神是吕梁儿女革命斗争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民族抗战历史烙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民主革命的新思想传入吕梁,汾阳县城成为晋西地区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中心,并逐步向离石、中阳和临县等地扩展。革命战争时期,吕梁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诞生了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涌现出刘胡兰等革命烈士,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真实写照,正如习总书记在视察吕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

3.吕梁精神与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内核一致。吕梁精神在地域上与其最相近的是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相近的革命战争进程,使得吕梁精神和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在内涵上一样,具有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牺牲、开拓创新等共同的精神特质。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的艰难条件下,吕梁开辟了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晋绥边区为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唯一的交通要道,成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坚固屏障和后勤保障基地,成为延安通往各解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党中央战略转移的重要依托地。吕梁精神发源于延安精神,和太行精神形成于同样的历史天空,既吸收、消化二者的优秀文化内涵,也为二者增添色彩、丰富内涵,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奋斗精神是贯穿吕梁精神的一条红线

吕梁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和锤炼了吕梁人民不畏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艰苦奋斗的立足点在于“奋斗”,在于自力更生。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日军疯狂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下,晋绥边区军民团结一致,在贺龙同志领导下开展大生产运动,在晋绥所属机关中发起一个个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运动,他们用勤劳开创了丰衣足食的局面,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革命老区的光辉史篇,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吕梁人民攻坚克难,在晋绥边区的重视和120师部队掩护下,利用晋西北地形地貌便于隐蔽和晋绥边区良好的群众基础,重新开辟了北、中、南3条秘密交通线,被誉为“钢铁走廊”。战争时期,吕梁儿女面对敌人对根据地的围剿,冲锋陷阵,与敌人斗智斗勇;面对敌人的刺刀,大义凛然,用生命捍卫民族和国家,涌现出了贺昌、张叔平、刘胡兰等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吕梁涌现出许多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崔三娃,《吕梁英雄传》的原型人物之一,出生在交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学打猎,26岁扛起长枪,每次战斗他基本弹无虚发,更是留下了“三娃三枪打死三个敌指挥官”的传奇故事,在群众中获得了“神枪手”的称号。1944年12月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他被评为特等民兵英雄。许多吕梁热血男儿都自发参加了八路军、游击队,在家的就参加了民兵,民兵们平时在家生产的同时还经常抽空练兵习武,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战时配合主力军作战,日夜打击敌人,把晋绥解放区保卫得铜墙铁壁一般。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三光政策”的严峻形势,吕梁军民在实践中创造了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各种战法,组织了“变工爆炸”,实行了“劳武结合”,粉碎了敌人的“蚕食政策”“怀柔政策”“三光政策”,以及数次“强化治安”,挤得敌人统治区日益缩小,由面变成线,由线变成孤立的据点,有力保卫了晋绥解放区。其中,交城是抗战战略“挤”敌斗争经验丰富的典型,岔口、芝兰“挤”敌斗争可谓是中国“挤”敌斗争经验的光辉典型。毛泽东曾给晋绥军区的电文提道:“在其他各分区也令他们开展向八分区那样的战斗,打出威风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充分赞扬了八分区“挤”敌斗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其实质是对交城“挤”敌斗争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愚公移山寓言表达顽强奋斗精神,在讲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时,提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吕梁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聚焦深度贫困持续发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越战越勇,用担当奉献诠释了新时代“吕梁精神”,不断创新出脱贫攻坚“吕梁模式”,生态扶贫、吕梁山护工、光伏扶贫三张品牌持续打响。在3月6日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肯定了我市组建造林合作社、推进生态扶贫的做法;“吕梁山护工”品牌入选全国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光伏扶贫荣获全省2019年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一码清”管理、“一保通”扶贫保险等做法全省推广;以“石楼小镇”为典型的风格别致、风情浓郁的移民安置点相继建成,11.4万户群众喜迁新居。截至2019年底全市1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58.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8%。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确诊患者、疑似病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清零。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基层干部、公安干警、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体现了全市人民在大战大考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和敢打硬仗、顽强拼搏的吕梁精神!

三、用吕梁精神凝聚奋斗力量,打赢“两场战役”

“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总书记的指示,告诉我们要把伟大的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吕梁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的重要部分,其最大的实践意义在于奋斗。当前,就是要为实现吕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而奋斗,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奋斗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一部吕梁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浸透着汗水与智慧的奋斗史。弘扬吕梁精神,首先要践行奋斗精神,在奋斗中收获希望,以奋斗之人生融入奋进之时代。吕梁精神起源于革命战争时期,植根于吕梁大地,深受多种中华文化的影响,有着极其丰富深刻的思想理论内涵,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思想观点、理论来源、文化渊源、历史根基和哲学基础,我们既要从思想上真正理解吕梁精神的要义,更要把思想和行动真正落实到吕梁各项事业的奋斗实践上来。既要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战役,做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做建设吕梁、振兴吕梁的积极贡献者。

接好奋斗棒。艰苦奋斗是吕梁精神的本色和底色。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当代吕梁人,当前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吕梁人民要齐心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发扬吕梁精神艰苦奋斗的本色,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将全面小康在当代吕梁人民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打好绿色牌。搞好“一发展”,打好“两战役”。习近平视察山西时指出,努力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和市委“1234”总体思路和要求,强化转型布局、项目支撑、改革攻坚、创新驱动,努力在“新基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装备”六新上做文章、求突破。当前吕梁战场上已经打响生态环保攻坚和脱贫攻坚两大战役,将造林合作社式的生态扶贫推广下去,实现生计与生态的双赢效应,真正地将吕梁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唱好红色戏。一方面,转型发展中充分利用红色基因,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陈列布展提升工作,挖掘红色精神,讲好吕梁故事,续写吕梁传奇;另一方面,开展联动合作,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设计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吕梁的名片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