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文水

先行先试一肩挑 借石攻玉学笃行

——吕梁市村“两委”主干“一肩挑”现场推进会侧记

□ 张宏飞

“像今天这样全市范围内大规模的村‘两委’主干‘一肩挑’现场推进会,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以来应该是首次。在一天半的时间里,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既振奋又有压力,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下一步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工作我们怎么推进?”柳林县委组织部组织股长陈建强在推进会结束返程途中说。

为推进全市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安排要求,7月2日至3日,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全市村“两委”主干“一肩挑”现场推进会在“先行先试、尖兵推进”试点县文水县举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相关领导与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组织股长,乡镇书记、组织委员,民政局分管副局长80余人参加观摩。

树目标——观摩“学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文水县每一个观摩点,与会者认真聆听讲解,仔细查看资料,详细询问了解,认真记录,随手拍照……一个观摩点就是一个示范点,一个观摩点就有一套鲜活的经验。

文水县马西乡党委紧盯软弱涣散、脱贫任务重等重点村,乡党委通过多次分析研判、谈心谈话,按照“五出”路径,引导一批“两委”主干主动退出,严把“四进”关口,推动马西、孝子渠、神堂3个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穆家寨、赤峪2个村下派干部“一肩挑”,全乡7个行政村“一肩挑”比例达到100%!

连续7年被吕梁市委评为“五个好”农村党组织的北张乡上河头村党委,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党建引领“一肩挑”,村委主任响应号召,主动让贤完成“一肩挑”。全村统一了思想,能量便激发了出来。这不,投入200余万元800㎡高标准现代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便新建立起来,在这里,党员群众活动每月有主题、每季有重点、每年有报告。

下曲镇杜村党支部书记李根庆连续27年“一肩挑”,该村在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成绩喜人,连续12年被市县评为星级农村党支部,村内连续27年无信访,2017年该村党支部书记还受到省委表彰被评为“优秀党组织书记”。用实践证明了“一肩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女英雄刘胡兰的家乡刘胡兰村,红色的基因在这里传承,在此次“一肩挑”工作中,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荣誉退出。镇党委通过分析研判、考察酝酿,从支部优秀党员中选出村党支部书记一人兼,实现了工作平稳顺利交接,全村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

“荣誉杯是我们为退下来的老同志准备的一份礼物,一份念想,感谢他们不忘初心的付出……”看见大家对南武乡党委为主动让贤护村“两委”主干准备的纪念杯饶有兴趣,乡党委书记石凤鸣热情的介绍到。在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工作中,南武乡党委引导13名村主干“柔性”退出,选派3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全乡“一肩挑”占比达到100%,也为“一肩挑”工作增添了一份温暖。

所到之处,基层党务工作者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思维无不给与会者以深深的触动。

抓重点——交流“学经验”

目标千万条,办法第一条。推进会突出政策性与实践性,突出操作性与实效性,除实地观摩外,还通过采取政策解读、试点介绍、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7月3日的座谈会上,文水县组织部长刘建树解读相关政策和文水县村“两委”主干“四进五出”“一肩挑”试点工作,乡村两级党组织负责人介绍乡村“一肩挑”工作推进情况。经过不懈努力,文水县探索出一条“四进五出”推进村“两委”主干“一肩挑”的新路子,取得明显成效。截至7月1日,全县158个行政村中有153个完成“一肩挑”,占比达到96.8%(2个宗教聚居村除外)。通过“一肩挑”工作凝聚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共识和信心,增强了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科学了组织设置和干部配备,打破了家族、宗派势力对基层组织的干扰,激发出了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在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人员以村“两委”主干“一肩挑”为主题,围绕政策构建、资金保障、推荐考察等环节进行深入研讨。会议指出,召开现场推进会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务实举措,对进一步建强农村基层组织意义重大。会议要求,要提高认识,“一肩挑”是优化农村治理体系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要压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从优选人用人,从严监督管理。要把握机遇,超前谋划,整体推动,切实增强推进“一肩挑”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多措并举,做好健全机制、强化监管、储备人才和完善治理体系等工作。

风正扬帆踏浪行。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工作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也必将揭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