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空气清新了,这是现在临县农村老百姓最切身的感受。而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深入推进。
突出重点推进,按照活动方案的安排部署,立足临县城区和各乡、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细化的整治标准。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旭平介绍,全县乡村主要以村容村貌、街容巷貌、户容户貌、精神面貌、通道风貌、交通秩序、卫生健康为重点,大力开展“六乱”整治等11项专项行动,努力营造整洁、卫生、健康、宜居的乡村环境;县城以市容市貌整治为核心,开展交通秩序、环境污染、两违等整治,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文明上进、和谐宜居的新县城。创优工作机制,县级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建立县四大班子领导包联工作机制,落实战区工作责任制。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县级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乡镇包村干部带头作用和宣传引领作用,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同时,每个行政村成立一支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主体的卫生服务队,在环境卫生大整治的同时帮助贫困户增收。强化保障措施,首先做好资金保障,在县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按照优先保障资金投入的原则,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申报过桥贷款1.5亿元,结合全县实际,按照1000人以下村20万、1000—2000人村30万、2000人以上村40万的整治标准,开展环境整治,目前已下拨资金1.2亿元。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容环境卫生监督管理考核办法》《城区清扫保洁人员管理制度》《临县乡村清洁工程长效管理办法》《临县城区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等制度,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经常化、持久化、规范化的轨道。严格督导问责,定期督促考核,抽调成员单位有关人员,按照“每日一报告、每周一督查、半月一评比”的要求,成立了四个督查组分片深入各乡镇以明察暗访的形式进行跟踪督查,并在每周工作调度会议上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