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加快市校合作步伐 建设吕梁人才高地

——访吕梁学院院长熊继军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实践证明,地方与高校实现人才共用共享,对吕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及吕梁学院这样的新建本科高校,具有更为重大而迫切的意义。”在吕梁市“创新引领,智汇吕梁”招才引智对接洽谈会上,围绕市校合作及学校人才工作,吕梁学院院长熊继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吕梁市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吕梁学院目前建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1331工程”重点研究中心1个、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室(中心)3个、吕梁市重点实验室3个。

熊继军介绍,吕梁学院于2015年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候补高校,2017年成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山西省第一所省市共建高校,201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建设先进学校,2019年经山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

熊继军说,近年来,学校紧紧扭住人才这一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突出人才工作战略地位,全面规划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积极实施人才强校“双百工程”,出台了《吕梁学院引进博士暂行办法》《吕梁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年均投资1000万元以上,全方位为优秀人才提供条件。同时,完善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工作模式和程序,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实际,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为延揽高层次人才提供灵活的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大公开招聘与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博士化”进程,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与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吕梁市与学校建立了人才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了人才共引、平台共建、成果共享。学校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全部纳入吕梁市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持范围。围绕吕梁经济结构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吕梁市与学校共同建立了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吕梁市与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实行互融共享。

熊继军表示,今后,吕梁学院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管理和服务工作,优化市校人才共享机制,推动市校人才全面对接、深度融合,推进学校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吕梁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进步和谐共生、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