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蓝天白云下,鸟语花香处,一排排砖木结构的传统民居,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文化墙,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巷旁矗立着挺拔茂盛的绿树,一朵朵美丽的花儿竞相盛放……这样的美景,并非是城市的度假区,而是来自岚县的一个普通村庄。近日,笔者来到岚县王狮乡史家庄村,目睹了岚县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带给这里的美丽“蝶变”。
“以前我们村可不是这样,路上垃圾随处可见,现在村里街道上有了垃圾箱,环卫工每天清扫路面,垃圾每天定时拉走。我活了这把年纪,做梦也没想到村里能变化这么大!”岚县王狮乡史家庄王大爷深有感触地说。
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让城乡群众共享洁净健康生活,近年来,岚县坚持“政府主导、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全面实施,统一标准、注重长效,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县统筹、乡组织、村实施的机制,制定出台了《岚县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岚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方案》等方案及20余项管理及作业制度,按照“环卫中心——环卫所——环卫站”县乡村三级联动一体贯通工作体系,由县环卫中心牵头,13个乡镇环卫所检点配合,136个村级环卫站具体实施,平均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40余吨,乡村垃圾得到及时转运处理。
软硬件设施的大手笔、大投入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根基。去年以来,该县财政投入5000余万元为农村新配置具有分类功能垃圾桶4500只,钩臂式垃圾箱695个,逐步取缔地埋式和露天式处理点,形成了“村有垃圾桶、乡有收集点、县有处理站”的完备硬件设施体系。同时新增800余名一线环卫人员,新购置34台大小机械,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日常运转保障与维护,确保人员清扫能力和机械转运能力满足日常环境卫生治理需要。截至目前,该县科学配置22名协管员,13名环卫所长,125名清运司机,1335名环卫保洁人员,实现了定点、定人、定岗、定时制度。配置10台大型压缩车逐村收运,60辆电动挂桶三轮垃圾车和30台小型壁挂式垃圾车分散到各处协助转运,所有垃圾全部运到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
“我们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微信群,4支城乡环卫稽查队每日对所辖区域内环卫工作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下发督办单,并用手机拍照直接上传至微信群,完成整改后将整改照片(前后一致)反馈至微信群,极大地提高了问题整改成效。”该县城乡环卫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通过每月召开例会,每日巡查,对城区各片区和各乡镇工作进行排名,为成绩最突出的片区和乡镇颁发流动红旗,并在年底兑现物质奖励,对工作屡次出现失误的保洁人员酌情予以处罚。”
此外,为了加强人文关怀,保障员工权益。该县每年投入37.5万元,为一线环卫工人和司机全员购买团体意外保险。每年拨付26万多元,定期为全县1300余名环卫工作者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城乡环卫一体,共治垃圾“顽疾”。“下一步,我们将投入‘真金白银’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村庄清洁等行动,切实把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综合效益发挥好。”该县城乡环卫管理中心负责人说道。
(杜丽君 牛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