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雅萍) 加快推进中部引黄小水网建设,对于打通大水网与用水户“最后一公里”供水网络、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推进脱贫攻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市水利局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中部引黄县域小水网建设。
我市县域小水网工程涉及兴县、临县、离石、柳林、中阳、石楼、交口、孝义、汾阳9县(市、区)。将投资88亿元实施调蓄水库、分水口、泵站、蓄水池、供水管线等项目的建设。目前,规划建设的25座调蓄水库已开工建设3座,开展可研编制22座。
为进一步加快县域小水网建设,我市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要求涉及的9县(市、区)对县域小水网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前期、资金筹措、建管机制、法人组建、招投标、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等负责,并尽快出台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工作推进实施方案,统筹发挥水利、发改、财政、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行业优势,全力推进土地预审、项目选址规划、地质灾害等立项工作。进一步建立融资平台筹措建设资金。引入中交建设集团、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积极洽谈PPP、股权或EPC等合作模式。日前,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技术负责人员与各县(市、区)就小水网配套建设融资意向进行了初步交流。同时以调蓄水库为重点分期分项推进。交口县、中阳县、汾阳市、石楼、兴县8月底前已完成7座调蓄水库可研报告编制工作;中阳县、孝义市、交口县、汾阳市、离石区、柳林、临县9月底前将完成11座调蓄水库的报批工作;工程涉及9县在年底前每县将至少开工一座调蓄水库,汾阳花枝水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市水利局要求各县积极开展供水项目建设,力争在中部引黄主线通水时及时向企业供水。
我市通过县域小水网的建设,实现黄河水引得来、蓄得住、配得出、用得好,将从根本上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