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中阳

桥坡底棚改:从“忧居”到“优居”的蝶变

□ 霍思静

走进中阳县桥坡底棚户区改造安置区,一排排高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居民悠闲的在楼下晨练、聊天,便捷的交通环境,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经过大拆迁、大建设,如今的桥坡底已然变了模样。“旧居之变”给居民们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所有的这些改变,都是中阳县桥坡底片区棚户区改造这支“神笔”带来的收获和惊喜。

“改造前,不仅垃圾成山、尘土飞扬,一到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泥泞不堪,而且道路狭窄,停车难,出行也非常不便。”她所提及到的就是修建于八九十年代,位于中阳县城区的桥坡底棚户区,生活环境差,院老、房老、设施老,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是大家经常所说的“三老三无一差”小区。配套设施落后,管线架设凌乱,路面坑洼破损,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是当时的代名词。谈起棚改前的各种问题,居住长达15年的居民冯海燕表示很无奈。

为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区落后面貌,棚区改造工程应运而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2013年,县委、县政府急群众所急、盼群众所盼,通过实地察看调研、听取群众意见、组织充分论证、出台相关方案,乘着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春风开始改造。“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为旧城换挡升级为新城按下‘加速键’,解决了脏乱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统筹考虑了服务配套和基础条件的改善,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棚户区旧貌换新颜,颜值大变样。”房产局局长车利民说。

经过县委、县政府和相关单位多年的攻坚奋战,此次惠民工程现已全部竣工、入住。共计拆迁352户,拆迁面积10万余平方米,新建9栋楼,总建筑面积约33万㎡,总投资约12亿元,共惠及2000余户家庭。项目一期新建安置楼两栋,于2018年6月竣工验收;项目二期新建安置楼两栋,于2019年11月竣工验收;三期工程建设4栋高层住宅,现已竣工,正在组织相关部门验收中。

“从砖瓦平房到框架结构楼房,从‘蜗居’到140多平方米的四室两厅,从生炉取暖到集体供暖,不仅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日常管理也跟上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这不,还给分了两套新房,娶媳妇的婚房也定在了这里。”张成看着小区的新面貌,言语之中满是幸福感。

居民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城市最直接的形象表达,也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棚户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让老百姓从低矮破旧的房子搬进窗明几净的高楼,一体化解决了群众的民生诉求,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忧居”到“优居”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