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柳林

山河以秋 枣香送福

柳林黄河沿岸枣儿红满山坡

省市县领导共同按下启动杆,宣布红枣文化节开幕

开幕式

游客采摘红枣

优质红枣展示

枣农收获红枣

枣农展示红枣

串枣林

本报讯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这硕果飘香的季节,柳林县近百里的沿黄红枣林带,到处可以看到红彤彤的枣儿挂在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天高气爽云烟淡,红枣逢秋正凝香。9月29日,石西乡前焉村两河口红枣观光采摘园里,游人或漫步在木质栈道上或穿梭于红枣林间,品红枣、听盲人说书、看“墨香枣园”书画展,感受着全国著名的书画艺术家们送来的文化大餐;三交镇枣洼村红枣采摘园里,游客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枣儿。在这里,人们可以挑选自己想要的品种,多了几分任性,多了些许随意。有的游客更是为了与枣树结新缘,能够吃到“自己”的枣儿,通过挑选,认领自己喜欢的枣树,让枣农代理照看,等来年成熟后自行前来采摘或让枣农采摘邮寄给自己。

休言山中无珍物,不看枣儿压枝低。此情此景,着实让游客一饱口福、流连忘返。

因柳林地处黄河沿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依山傍河,海拔低,气温高,日照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促进了果实的糖分积累,是红枣生长的绝佳环境,因此柳林红枣的品质极好,个大、核小、色鲜、肉厚、质脆,且糖分高、味甘美、耐储藏、易运输,富含Vc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蛋白质与钙、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每克中高达500毫克,所含抗癌物质“环磷酸腺苷”居全国红枣品种之首,具有极高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柳林红枣因其优良品质,位列全国十大名枣之列,自古就有“中华木枣源远流长,柳林红枣甲天下”的美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柳林现有28万亩红枣林,年产量3000万公斤,有达滋、六郎、亿得利、吕梁山、山娇等一批享有著名商标的知名红枣品牌企业,加工生产有蜜枣、贡枣、滩枣、空心枣、玉枣、脆枣、珍珠枣等二十余个加工产品,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和东南亚各国,年加工转换量1.2亿公斤,红枣产业及其连带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

近年来,柳林县积极顺应现代农业兴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将红枣这一富民产业放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重要位置予以推动发展。全面打响红枣振兴战,制定红枣振兴规划、组建了红枣振兴公司,与山西农大开展了校地合作,高标准打造科技示范园,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推动了10万亩红枣林提质增效。在沿黄红枣主产区建设标准化示范园、高标准示范园、科技示范园等3类红枣振兴示范园,采取专业化管护,县财政分别按照每亩200元、500元、1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目前已建成红枣振兴示范园2万亩;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在北京、深圳、太原等地成立了柳林商会,畅通红枣外销渠道。去年,柳林县成功举办了首届红枣文化节,吸引5万多市民、外来客商参观、购物,实现销售总额48.4万元。来自北京、山东、浙江、福建、内蒙古等地的友商达成16项红枣及特色农产品贸易协议,签约总金额4080万元。今年9月30日,第二届柳林红枣文化节贸易签约18个项目,总额2.13亿元。

“秋因节醉,更枣香天下,看不够金瓜垒堡,玉米堆山,秋风咂出甜滋味;月为国圆,惟诚信柳林,述难详物阜民丰,时和景丽,月色匀来好岁华”。秋到柳林,枣香醉人。为此,柳林县党史办主任卫彦平在枣洼村红枣采摘园情不自禁编写了几副楹联赞红枣、话丰收:百里香风欣作赋一帘红雨喜开杆;春临柳镇柳迷客秋到枣洼枣醉人;枣里乡愁兴国梦洼中气象慰民生;枣因想你羞红脸洼为逢君醉暖心。 (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