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不仅温暖了贫困户,更是让贫困户甩掉等靠要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临县的一处扶贫车间内,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原地区防疫站站长贺成有感而发:“扶贫车间制造的不仅是物品,更是幸福的生活。”
“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当前扶贫举措办法很多,成效也非常明显。既为推进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更是帮扶许多贫困人口实现了美好生活的愿景。但这些扶贫举措和办法,针对那些有较强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但对老弱病残等贫困户中的困难户来说,却有些力不从心。”贺成向记者谈起了扶贫车间的意义。他指着不远处一位坐着轮椅给服装绣花的残疾人士说:“在我与她的交流中得知,她三年前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双脚粉碎性骨折,丢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也因此一蹶不振。就是这个扶贫车间让她重拾起了生活的信心,以前做过裁缝的她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现在一个月能挣到3800元,更关键的是让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扶贫车间内,几十名女工坐在缝纫机前不停作业,裁剪、网边、钉扣、加工……伴随着机器发出“哒哒哒”的声响,一首首致富新曲在车间回荡,这是我市扶贫车间的生动场景和真实写照。
贺成认为,扶贫车间给贫困户的不仅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一份爱心,一份温暖,一份厚重的恩情。通过扶贫车间,让更多的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增收,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如车间墙上的标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