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近日,在西属巴街道上则焉村,王补儿回想起这几年来生活上的改变,满是感激。
王补儿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妻子闫秀平患有“三高”,常年药物不断,儿女都已成家,儿子体弱多病,女儿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两个孙子都已到了读书的年龄,上则焉村原来山高地远交通不便,孩子们外出上学给本就在贫困线上生活的一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问题。近年来,依托国家的帮扶政策加上自己能吃苦耐劳,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穷则思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王补儿,一直想着如何改变家庭落后局面。
自从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后,王补儿注意到区里的特色种植产业扶贫政策,想借着政策东风,让自己的生活快点好起来,他一方面寻求政策扶持,一方面在勤奋学习种养殖技术。2016年将自家的田地一半改种高产量的高粱、玉米品种,一半改成种植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这些特色的农产品。春抓苗,夏季不能缺水,秋收季节到来,一家人不雇车,不雇人,亲自将粮食收运回家。节省了开支,并将田间秸秆作为饲养牲畜的饲料,充分有效地将农副产品深加工再利用达到增收并积极地将他掌握增产增值的科学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更需要帮助的贫困户。
今年,他抓住了特色农业种植这个产业扶贫目,大力发展西瓜、甜瓜、种植,在驻村工作队和西属巴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王补儿地里产出来的西瓜、甜瓜、西红柿等很快就销售一空,并且在离石区体育场早市上有了一定的口碑,王补儿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大了,现在王补儿已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
在自身发展良好的情况下,王补儿没有忘记乡亲们,他积极带头宣传那些有部分劳动力的贫困户一起发展特色种植,帮忙联系购买种苗,为了避免种植不当影响收成他还专门学习专业的种植技术,向大家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个个干劲十足。
“种植瓜菜我有一套,我用技术向大家证明,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收获。再者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扶,大家种出来的瓜菜也不愁卖。”王补儿说。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村民们的生活都走向了小康,生活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大家脱贫致富后,不忘党和政府。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王补儿不仅脱了贫,生活还在向小康迈进。从意志消沉的贫困户,成为一个种植能手,村里人都称赞王补儿是个能干的人,他笑着说,“我的志气全是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扶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