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交城

交城山沟沟“点亮”脱贫幸福路

——国家电网交城县供电公司扶贫小记

□ 白利军 王爽 马恩

秋色中的山乡,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交城县大山深处的岭上村进入农忙季节,驻村第一书记房莅冈从一户农家出来,又匆匆赶往下一家。这个来自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的年轻干部,心里存着一本扶贫账,每个扶贫帮扶对象家里从人口到收入,他都一清二楚。

距离岭上村几十里的青沿村,村委会议室里正在开会,驻村专干梁威和队长冯毓及其它扶贫队员,正逐个了解扶贫对象的近况。

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院内,经理朱志杰和班子成员一起,把准备送给扶贫对象的米面油搬上车。这次去帮扶点,他们要了解当地的沙棘果汁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新改造电网运行状况。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一切都马虎不得。

从2016年至2020年,这五年间,这样的场景对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来说是常态。大山深处的岭上、青沿等村,自然环境恶劣,脱贫任务艰巨,两村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9名贫困人口急切盼望党的扶贫政策春风化雨。在脱贫攻坚全面“战役”中,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全力提升各个乡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对口帮扶点岭上村、青沿村,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产业扶贫。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10月13日傍晚,交城县梁家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小区内就,家家户户华灯初上,曾经的岭上村贫困户逯卫峰在家中整理着土特农产品订单,脸上满是欣慰,“上个月国网吕梁供电公司总共在我这儿订购了3万多元的农产品,他们的支持,给予了我最大的信心。”

逯卫峰,2016年因病做了心脏主动脉搭桥手术,不能下地干农活,外出打工也无人敢用,家中断了生计,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强力保障下,眼看就要垮掉的这个家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驻岭上村扶贫工作队给了逯卫峰极大帮助,除了帮助他办理医疗、低保等各项保障,还协助注册了农产品销售公司以及商标。逯卫峰借助供电公司的支持,利用电商网络,将岭上村贫困户生产的小米、黄豆、黑豆以及麻油等农产品,销到了交城、吕梁及更远的地方。

在岭上村,像逯卫峰这样搬迁的贫困人口共有113人,2018年岭上村易地搬迁时,很多贫困户积极性并不高,扶贫队员们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打消大家的顾虑,才让更多的贫困户走出大山。如今移民小区学校、卫生所近在咫尺,集中供暖入户,水、电、网络齐全,搬迁户们告别了冬天和泥捣炭、劈柴的“岁月”,无不交口称赞。“坐在窗明几净、里外装饰一新、两室一厅的房子里,我至今还有做梦的感觉。”逯卫峰呵呵地笑着。

在青沿村扶贫过程中,队员们积极走访贫困户,了解每家贫困户致贫原因和所思所想,及时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难题。青沿村旁的部分厂矿企业关停以后,贫困户司艳兵一直处于失业状态,身患尿毒症的妻子每两天就要赶赴县城进行透析治疗,孩子还在乡镇中学读书。扶贫队得知司艳兵的难处后,积极联系,帮助司艳兵寻找合适工作,不久后在当地一个制沙厂帮他找到了工作,司艳兵重新获得了稳定收入。

过去五年间,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在支援当地脱贫攻坚过程中,共派出5支扶贫队伍20多名驻村扶贫队员,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所有人都坚守“一个不能少,一个不掉队”的信念,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三人四夜五天”工作方法,把扶贫村当家,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托起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和梦想。

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经理朱志杰经常对扶贫队员讲,既要扶贫,更要扶智,要善于发现农户中勤劳的典型,并加以扶持,让他们有“造血功能”,成为脱贫致富能手。

漫山遍野的沙棘是青沿村、岭上村一景,工作队因地制宜,鼓励村民种植或采摘野生沙棘,并协助联系与天汁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如今当地生产的天汁然牌沙棘果汁,借助线下以及淘宝等线上平台行销各地,还解决了不少乡村贫困人群就业问题,小小沙棘撑起了大梦想。

金黄的菜籽油浓香甘冽,青沿村村民张富杰的手艺远近闻名,但受限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一直做不大。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他找销路、想办法,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家庭小作坊的产品走出了村子,走进了县城,供电公司的职工们纷纷购买,点滴爱心汇聚成河。

土豆、蘑菇、小米……青山绿水遍地是宝,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扶贫队积极想办法、找路子,有效帮扶岭上、青沿等村将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劳务变服务,形成了持续稳定、互利共赢的消费扶贫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以杂粮、山药蛋种植为主,蘑菇开发为辅的特色农村产业发展脱贫路子。

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青沿、岭上驻村工作队还为71户214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助49人办理慢性病证,两村累计享受住院医疗报销政策190人次,报销金额达130余万元;帮助贫困户享受教育扶贫(义务教育以外)政策学生102人次,其中享受普高、国家助学金44人次,雨露计划48人次,贫困大学生一次性补助10人次。

电力扶贫,点亮小康路

每个夜色降临的晚上,交城县山乡间的路灯次第亮起,温暖的光照亮了村子,也照亮了百姓的心。岭上村变压器老旧、容量小,不利于村子生产发展,扶贫队就主动为该村申报农网升级改造工程,2019年投入27万元改造高低压线路1.493公里,新增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还新建了12米电杆27根。

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不仅肩负扶贫点的扶贫任务,更为交城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除了岭上村、青沿村,全县各个村庄在电力扶贫支撑下,都迎来了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的新气象。

2016—2017年,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共组织实施中心村、贫困村通动力电、农网工程等7个批次13项配电网工程,总投资4754万元,涉及广兴村、曲里村、阳渠村、西冶村等12个中心村及鱼儿村、安家沟村、后岭底村3个贫困村通动力电改造。共计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68.521公里;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68.16公里;新建及改造配变台区66台/19115千伏安。

为配合易地搬迁移民,2017年,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投资507万元完成了交城县廉租房住宅区等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改造工程,为贫困户顺利迁入新居奠定了电力基础。此外还配合当地政府完成沙沟村光伏扶贫、政府双电源、裴家山饮水工程、“两河治理”及学校电力设施整治等14项工程建设,为交城发展提供了安全、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

据统计,扶贫五年间,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公司累计投资1.5911亿元,提前完成“两年攻坚战”、专项农网建设任务,实现了377眼机井通电、12个中心村电网改造、3个自然村通动力电,提升了全县73个贫困村的用电保障。

执着坚守、砥砺前行。在全县脱贫攻坚战役中,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经理朱志杰表示,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将继续勇于担当,不懈努力,在交城未来建设发展和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上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