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社会经济市场活力,实现精准脱贫和产业兴旺,科研技术与科技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无数产业的强劲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都在诸多科研技术团队的努力下成为现实,为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对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根本依托之一,食用菌产业就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快速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产业,为山西省实现农业产业优化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在山西省科技特派员中有一位从事科研、推广工作三十余载的食用菌专家,他就是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功能食品研究院副院长、山西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勇。
张勇及其带领的食用菌技术团队,始终坚守在科研产业与技术扶贫第一线,他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攻关及推广项目2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写地方标准3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先后荣获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论文书写三晋大地,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扎根食用菌产业的张勇团队,始终是这一要求的积极践行者。
从业31年来,秉持“科技为农,服务兴农”的理念,从吕梁到晋中,从晋东南到晋西北,张勇的足迹几乎踏遍每一个基地、每一个菇棚;从春天到秋天,从严寒到酷暑,张勇团队全年都奔波于各个基地之间,查访、研讨、试验、总结、再试验、再总结,他们将多年的研究成果总结成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亲民”技术,手把手地教授给当地的菇农,使科研成果真正落地到田间地头,帮助百姓实现脱贫致富。
项目实施推动产业,精准施策助力脱贫
临县是山西省深度贫困县之一,人口众多。把临县作为团队助力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振兴当地食用菌产业,实现产业脱贫,是张勇团队的一次重大选择。
2014年,在吕梁市“8+2”农业产业振兴计划引领下,张勇团队经多次调研,认为吕梁市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促进当地脱贫攻坚进程,由此提出发展反季节香菇栽培的超前思路,并先后奔赴吕梁市临县、岚县、交口等地进行技术指导。2016年,团队行程一万多公里对吕梁市沿黄七个贫困县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深入调研。针对各县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条件,编写了两万余字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为吕梁市发展食用菌产业制定了发展目标与路径,开启了吕梁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序幕。2017~2019年,为促进临县香菇产业发展,张勇技术团队将省级、院级科研推广项目《香菇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反季节香菇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和《香菇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示范及推广》落地在临县,项目共示范栽培反季节香菇13万棒,推广种植1500万棒,辐射带动了临县白文、城庄、临泉、木瓜坪乡、大禹乡等12个乡镇,30余个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进一步加强本地技术力量,增强发展后劲,张勇连续五年担任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负责人,2019年起同时担任省科技厅派驻临县科技特派员,团队主要成员都长期在临县驻扎,实行帮村帮户、帮场帮企。先后在临县举办了几十场专业技术会,培训香菇种植户1000多人,为企业及农户种植反季节香菇培养本土技术人才50多人,真正做到了科技助力产业脱贫。在科技示范引领下,经过短短五年的发展,临县香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食用菌企业、合作社62家,涉及13个乡镇,年栽培香菇1500多万袋,产值突破1.3亿元,直接带动从业人员35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2000余人。如今,在临县的山西新民能源投资集团逸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临县丰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临县千山菌业有限公司、临县绿菌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都已培育成为当地的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为临县脱贫攻坚和乡村经济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习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迅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精准扶贫,张勇团队依托中国科协《羊肚菌引种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在临县、岚县推广羊肚菌种植技术。目前,在岚县饮马池茂盛农业产品专业合作社、岚县田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岚县社科乡葛铺村羊肚菌种植合作社、岚县欣康源种植业产业协会、东村镇上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岚县旺生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岚县万泽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7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已建立了羊肚菌种植基地,加速推动了当地羊肚菌产业的发展。
针对兴县食用菌发展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张勇团队克服困难、借鉴经验、整合资源,在固贤乡井子村指导建设羊肚菌种植基地,培养兴县惠农羊肚菌合作联社带头人乔永峰种植食用菌,吸纳周边进德、贾家沟、曲亭、田家会、福胜、井子等6个村普通群众1307名,其中贫困户411户947人入股,大力发展香菇、羊肚菌栽培,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开辟了当地产业发展新路径。
心系农户关怀百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克服疫情影响、加快企业及种植户复工复产、补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张勇团队尽最大努力,采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和各企业及种植户保持联系,远程指导发菌和出菇管理,努力为企业和农户排忧解难。为了尽可能为他们减少损失、实现复工复产,常常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打电话打到手机发烫,甚至顾不得完整吃上一顿饭。
越是在重要关键的时刻,他越是冲在复工复产最前线。疫情防控等级降低第一时间,张勇及其团队成员就火速赶往吕梁,进村入棚,对企业和农户进行关键技术指导。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不辞辛苦,在临县、兴县、岚县等地往返累积行程达6000多公里。他们放弃节假日休息,每天几乎马不停蹄,从一个棚里出来就马上进下一个棚;双腿沾满泥巴,鞋也走坏了两双,以致后来每次出差下乡时,都带着雨鞋;因为赶时间,他们从来不午休,累了就在车上打盹,醒了就抓紧研讨技术难题……这些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张勇说:“三四月份是羊肚菌出菇最关键时期,今年也是头一年大面积种植,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抓好农业节令时点,不误农时,让菇农有一个好的收获,所以我们不能休息”。
如今,张勇及其团队继续在吕梁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扩大食用菌产业,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把科技成果不断转化落地,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他是一位专注严谨的食用菌产业专家,是一位不辞辛苦的团队领头人,更是一位坚定务实的科技工作者,他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吕梁市科学技术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