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作为太原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区建设工程中,我市大力推进吕梁广场工程、新安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北川河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市区改造工程中,对丽景路支巷、兴南路支巷、团结路西段等小街小巷进行提质改造,均已顺利完工。
但我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进展缓慢问题不容忽视。目前,一些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部分县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以及个别乡镇总体规划还未完成,需依据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和完善,促使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
资金筹措仍显乏力。我市部分县市缺乏稳定和规范的资金来源,难以筹集到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以致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加快相关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步伐。应根据《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总体布局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
一是用现代理念指导修编工作,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深入实际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反复论证,并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科学分析决策切实提高编制水平和质量;二是统筹推进吕梁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三是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不要盲目追求大而全和不切实际的名牌效应;四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突出城市与城镇的合理布局;五是重点着眼于主动融入大原都市圈,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推进与柳林、中阳、方山的一体化发展,加快离柳中方城镇组群的构建,共同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区域中心。
突出吕梁本土特色。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要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注重文化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结合,在城镇重要地段、街区、标志性建筑上体现地域特色,比如汾阳杏花古镇恢复建设等。同时,注意保护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和建筑,使这些反映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建筑特点、民风民俗的乡村和建筑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资理念,完善投融资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纳企业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逐步形成以市场筹资为主,政府投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为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强化产业支撑功能。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城之要和城镇化的灵魂。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同城镇化建设同思考、同规划、同推进,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同时,要避免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做到城市产业与城镇产业、农业特色产业衔接互补,充分挖掘比较优势,进行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