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宏凯
“我从心底喜欢这些孩子们,他们和我非亲非故,却经常过来陪我聊天,为我打扫卫生,就像儿女一样!”近日,中阳县下枣林乡神圪垯村朱玉英老人家里热闹得很,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为这位五保户老人清扫了房前屋后,带来了欢笑。志愿者将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也让“志愿红”成为中阳县城镇和乡村最流行的颜色。
近年来,中阳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强大效能,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畅通服务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靶向”精准服务,通过开展科学理论“聚民心”、政策宣讲“启民智”、主流价值“铸民魂”、文化生活“兴民乐”、移风易俗“倡民风”等志愿活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文明和谐新乐章在中阳奏响。
科学谋划高位推动
机制创新筑牢基石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项重大举措。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从组织领导、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规范、课程设定、活动计划、经费保障、考核监督各层面、各环节入手,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文明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建立三级文明实践体系,对应成立文明实践工作领导机构,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担任组长,亲自谋划、亲自推进。制定印发《实施方案》,为推进文明实践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察内容和考核督查范围,督查考核结果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美丽乡村考核的重要依据,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创新方式传习铸魂
提升中阳精神颜值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近年来,中阳县创新实施“1234567”工作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阳特色的文明实践新路子。“1”即坚持“一个中心”: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中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2”即立足“两个判断”:一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二是立足于宣传思想工作从正本清源进入到守正创新阶段。“3”即建立“三级组织架构”: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即注重“四个相互结合”: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相结合、精神引领和实践推动相结合、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5”即抓住“五个重点环节”:整合基层阵地资源、加强志愿服务管理、有效对接政策项目、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打造志愿服务品牌。“6即”坚持“六有建设标准”: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档案。“7”即整合“七类平台资源”:理论宣讲平台资源、志愿交换平台资源、教育关爱平台资源、文化惠民平台资源、创业科技平台资源、体育健康平台资源、平安法治平台资源。进一步构建社会文明大格局,丰富了城市文明的内涵,提升了中阳精神颜值。
满城萦绕文明新风
遍地绽放文明之花
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中阳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法制观念,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共建成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8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挂牌并开展活动,实现了县、乡镇、村(居)三级全覆盖。组建了1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队员超过30000人,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多场次,深受城乡群众欢迎。在全县上下掀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热潮,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文明实践好氛围,让新时代文明馨香浸润百姓心田,让人民群众的生活美起来。
品牌引领精准对接
以文化人精心滴灌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中阳以“体系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融合建设”为着力点,围绕文明实践铸魂育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温暖与便利。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打造聚人聚心的“百姓之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结合身边人与事,阐述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把‘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把‘普通话’变为‘家乡话’,让群众感兴趣、听得懂、做得到,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生活,让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乡村振兴、农业科技等各类讯息‘飞入’寻常百姓家,拉近了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距离。”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突出特色抓住关键
城乡群众共享参与
中阳县结合基层理论武装、传统节日活动、基层精神文明创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文艺演出下乡、理论宣讲、医疗服务下乡、农业科技下乡等实际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尤其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印发了几千余份《阻击新型肺炎 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和《致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的倡议书》,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宣传引导群众、落实联防联控、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
着眼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化服务志愿活动,组建了理论宣讲、老年文艺、文化惠民、文明交通、传统文化传承、青年、巾帼、文明单位等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了“不忘跟党初心 牢记青春使命”知识竞赛、“庆七一 颂党恩”朗诵会、红歌赛、语文学科月“作家进校园”专题讲座、“三零创建在行动”主题演讲比赛、青少年机器人智能竞赛等活动5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
着眼全民健康,组建了体育健康、心理健康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纪念“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68周年全民健身活动、2020山西中阳山宝“木耳杯”第三届山地马拉松赛、第34届学生田径运动会、2020年“健康杯”职工羽毛球联谊赛、少儿酷跑冲关赛等活动10余场,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次,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着眼关爱和谐,组建了统战联合、平安法治、益缘爱心、蓝天救援、爱心志愿等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常在”主题宣传教育、“情系考生、爱心送考”、消防安全演练、“送温暖、献爱心”乡村少年宫温暖包志愿服务、“共建文明乡风、共享美丽家园”文明志愿服务、爱心志愿协会慰问病残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受益学生和群众达1万人次。
着眼产业兴旺,以科普宣讲、医疗义诊、科普大篷车巡展等方式,把就业技能、医疗保健、政策解读等送到农民群众身边,组建创业科技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侨爱心-送温暖医疗队”下乡服务、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暖流计划公益捐赠、“送医下乡”服务、“科学探索、圆梦行动”科普志愿活动、美丽乡村建设经营培训会等农业技术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中阳大地,以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
凝心聚力激发活力
共绘五彩中阳新画卷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如今,在中阳掀起了一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一种生活新时尚。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社会文明良好氛围,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在经营、工作、生活中主动扛起社会责任,为打造“五彩中阳”贡献各自力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播中阳的文明。一支支志愿者队伍、一批批专业社会组织、一位位敬业的志愿者,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延伸到乡镇村落、社区小区的各个“神经末梢”,由点到面,惠及全民。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了人民群众身边,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贴近群众,中阳县打造“线上+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运用报纸电视平台和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力,100余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生动报道,在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中国文明网、吕梁日报、山西中阳新闻等中央、省、市、县级媒体刊登播出,释放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正能量,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在中阳,一股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正在步步累积,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打造“五彩”中阳的强大合力。中阳县将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探索符合中阳实际、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路径模式,加快形成“百花齐放”的文明实践新格局。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为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主阵地,建设成为群众身边离不开的“精神加油站”,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为打造“五彩”中阳,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