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韩卫星的“巡察日志”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寒冬的夜晚,在离石区田家会街道车家湾村长生自然村的街道上,一盏盏“复明”的路灯照亮了村民出行的每一步路,也照热了村民的心。提起这件事,村民们无不对巡察组竖起大拇指;

春节临近,离石区坪头乡崇里村安置小区被装扮的整洁干净,村民们搬进了新的小区,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甭提有多高兴、多幸福。提起过上好日子,村里人第一个要想起的就是离石区委的巡察组。

……

村民们提到的这些事情,也出现在了区委巡察办巡察专员韩卫星的“巡察日志”里,每一项工作的推动,问题的解决,他都标记清清楚楚,标识的一目了然。

2019年5月,韩卫星被离石区委任命为区委巡察办巡察专员,先后参与了区委第七、八、九轮政治巡察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他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持组织原则,坚守纪律底线,牢记责任使命,敢担当、善作为、勇争先。圆满地完成对全区9个重点(难点)村、一个乡镇、5个区直单位巡察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巡察干部应有的忠诚与担当。

韩卫星常说,“巡察干部代表的是党的形象,传递的是党的声音,履行的是党赋予的使命,一言一行都会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必须时刻坚守鲜明的政治态度”。在巡察工作中,他严格按照巡察工作相关纪律规定,从未接受过被巡察单位和个人任何形式的馈赠、宴请和娱乐活动;巡察中,他经常参与巡察外调工作,走田埂、翻山岭、趟河沟,进农家门、话农家事、巡农家情,迅速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和惠民政策落实核查中。

在离石区坪头乡崇里村巡察时,为了赶在农户下地前,能够与农户面对面了解情况,他中午吃完工作餐后没有休息,而是第一时间和组内同志一起投入到工作中。农户看到他来了,得知他是专门了解危房改造政策落实情况,都争相与他交流。每天下来,跑四五个村二三十家农户是常事,虽然累的倒头就睡,但是每想起热情好客、朴实善良的村民急切盼望解决切身利益的眼神,韩卫星更加感知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翻开韩卫星的“巡察日志”,密密麻麻一大本,记录的大多数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些小事。“这些小事关乎群众生活,对于农村群众来说就是切身大事。”

道路出行难、路灯不亮、环境卫生差、群众领不到务工工资、吃不上自来水、公厕不能使用等,这些问题,韩卫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9年11月,离石区委第七轮村级延伸进驻田家会街道车家湾村,在深入车家湾村走访巡察过程中,韩卫星了解到其辖内自然村长生村的路灯自2017年冬天以来,由于线路损坏导致“失明”,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亮起来过,给当地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民生问题无小事,他立即与车家湾村“两委”成员分别谈话,并下达了整改通知,督促车家湾村党支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增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在他的多次走访督促下,车家湾村用三天时间维修好路灯线路,路灯被重新点“亮”,还给了群众一条光明之路。

韩卫星在巡察时发现,离石区坪头乡崇里村整村搬迁一直未安置到位,造成该村村民多次赴市、区上访。经过多次深入农村了解研判,把这一事件列为边巡边改的问题,并主动与乡主要领导、煤业主要负责人沟通协调;帮助村干部统一了群众思想,消除村民顾虑,安抚村民情绪。他推动召开了由区政府及职能部门、乡镇、企业三方参与的协调会议,问题得到了解决。巡察期间,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村“两委”及全体村民为巡察组送来了锦旗,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巡察就在身边、党的关怀就在身边。

“通过对村的巡察,一方面打通了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通道,发现并推动解决发生在基层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对政治巡察的认识,对乡村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规矩意识、落实主体责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韩卫星在巡察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但他更晓得,不管是针对哪方面巡察,或者是巡查的方式和内容有什么变化,但是作为一名巡察专员,巡察担当和为民初心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