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晶晶 杨伟东
“我第一次看实景剧表演,觉得特别有意思,这里的人居环境特别好,景色优美,环境让人上瘾,来了就不想走。”2020年7月18日,来自晋中的王先生带着一家老小来到离石区信义镇游玩,信义镇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让他们印象深刻。据统计,这个周末假期两天,离石区信义镇归化景区、西华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500人,门票收入达到2.5万元,迎来了疫情过后首次游玩小高峰。
2020年以来,离石区按照“三新五大”转型发展思路,以繁荣文旅事业、发展文旅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文旅品牌,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在打造“文旅强区”的实践中留下一个个生动剪影。
创新拓展 建设文化服务“新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根在基层,根在群众。去年来,离石区充分发挥文化、图书、美术三馆的作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组织开展了“微信群书法教学”“庆六一美术作品展”等活动,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立了3项非遗项目、11个非遗传承人。同时,成立28个文艺小分队、积极开展文艺小队进村入企,进社区活动,弘扬本土文化,激发当地群众自发地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实现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的基础力量。
多点开花 打造文化产业“惠民路”
为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离石创新打造“文艺演出+消费扶贫”宣传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一是通过开展30场送戏下乡活动,以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民间文化、歌曲、舞蹈等形式深入农村开展有思想、有温度、接地气的文化惠民慰问演出,为贫困村注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乡亲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二是在吕梁广场电商扶贫创业孵化园区精心组织了“离石区名特优农产品直播带货周节目展演活动”,同时进行了非遗产品展示,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三是在吕梁广场电商扶贫创业孵化园区参加了首届山西(吕梁)干果交易博览会、第六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2020农民丰收节离石区活动。
多措并举 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
文旅产业发展是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离石区以实现“文旅强区”为目标,以文促旅、以旅兴文,走出了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迈上新台阶。
梳理文旅政策,把握发展脉动。编印了《中央、省市文旅政策汇编》《离石区文旅产业发展之我见》等6本书籍。
瞄准文旅前沿,开拓发展思路。邀请省内外专家召开6次专题讲座,深入分析文旅融合发展的形势、思路和重点任务。组织相关单位赴北京、四川、江苏、晋城等地参观考察,聘请中央、省市区9名文旅专家作为离石区文旅产业特聘专家,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紧抓文旅项目,推动发展落地。完成信义文旅综合体项目策划、包装、申报等工作,推动康养小镇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挖掘文旅内涵,提升发展质量。推动乡村旅游示范村、A级景区、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省市申报命名确认和文保单位升级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延续离石文脉的同时打造离石特色文化品牌乡。
旅游示范推进,引领乡村发展。信义镇围绕推进乡村旅游、康养小镇建设,启动了“醉美信义、为爱乡约”黄河人家乡村旅游季,上丰村、街上村、彩家庄等一批乡村旅游村基本成形,吴城东沟、吴城水库等旅游新项目已进入开发视野,村旅游覆盖5个乡镇街道20个村;科学规划跟进落实。枣林乡完成结绳焉旅游总体规划。吴城镇全面开启研学旅游规划建设前期准备,全力实施千亩油菜花观赏基地提升工程。
挖掘探索 走出文物保护“离石路”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离石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做好保护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社会环境;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通过采取在文物保护单位及周围悬挂标记横幅、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页等方式,集中开展了文物保护入机关、入企事业单位、入校园、入社会、入村、入户等“六入”活动,做好文物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工作,提升了各级政府、企业及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为全区文物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后,离石区将继续在统筹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信义康养小镇建设详规、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全面提升文旅服务水平、打造离石文化品牌等方面下足功夫,积极探索康养小镇、美丽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大文旅深度融合,在新时代离石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