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碧水蓝天景满城

——“十三五”期间离石区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付永文 刘子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何其美好,因此,“保护”二字重千钧。

肩负这一光荣使命,“十三五”以来,离石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坚守绿色发展理念,践行承诺、勇敢担当,扎实推进大气、河流污染治理等各项工作,用蓝天和碧水向全区人民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天如洗 晴空万里

这几年,“离石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离石城区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的报道,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对于城区居民来说已经成了“惯闻”。而深吸上一口气,拍一张蓝天白云的照片,也成为众多外来游客走下火车、走出车站后的习惯性动作。

可以深呼吸的清新空气,是离石区给予走进这座城市所有人的幸福感,也是全区上下多年来不遗余力共同守护的“生命线”。这几年,该区以大气污染防治为突破口,通过落实“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等措施,在全区上下构筑起一道道环境保护的绿色屏障。

隆冬时节,走进西属巴街道盛地村村民候牛大家,只见整修一新的厨房里,一台崭新的壁挂炉挂在墙上。“这个煤改气打开有十多分钟暖气就全暖了,安全又卫生环保,国家还给取暖补助,放以前想都不敢想。”候牛大高兴地说。

完成农村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打通村民清洁取暖“最后一公里”,是离石区近年来严格落实《吕梁市2020年冬季清洁取暖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举措。随着一系列改造工程的实施,2018-2020年,该区有7600户实现了农村集中供热,有13000余户分别通过“煤改气”“煤改电”及“洁净煤+节能环保炉具”等工程告别了煤炭锅炉,使用了清洁环保的能源。伴随着清洁煤取暖计划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该区共为3900余户供应清洁煤近12000吨。

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减排”是硬道理。其中最难“减”的部分,无疑是当地的焦化工企业及建筑建材行业。几年来,离石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严控高污染项目上马,对于排放不达标准的企业及“散乱污”企业,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关停的全部关停,该治理的强力治理。同时对采石场以及水泥、铸造、建材行业进行错峰停产,并要求焦化厂及与之配套的化工、甲醇行业低负荷运转。

防治污染,还需“严措施”来做支撑。“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检查频次和处罚力度,对于各类污染环境行为,我们坚决‘零容忍’!”生态环境局离石分局局长梁涛说。

为维护良好的空气质量,确保城区环境干净靓丽,在环保治理工作中,离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路的扬尘治理。下发了《2020年辖区住建领域春季复工安全生产和扬尘治理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执行落实。同时加大机械化清扫面积,目前,全区578万平方米道路实现机械化清扫,道路扬尘得以有效治理,群众出行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手机朋友圈被各种蓝天照刷屏,这是离石空气质量最好的证明。2020年,城区优良天数303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市级所在地排名第一,离石区成为京津冀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个重点城市中,唯一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市级所在地。

水成景 河流清清

每年仲夏之夜,离石东川河畔,亲水步道上霓虹灯闪烁,在激昂奋进的音乐声中,喷泉开放,两岸柳树依依,河水波光粼粼。不少市民沿着河畔散步健身,远望如黛青山,近揽湖光山色,别有一番韵味。

“在离石生活了几十年了,没想到东川河现在被治理得这么好,这么美。”一位居民说到。

水是城市的眼睛,因为有了它们,城市之美更显得妩媚而灵动。近年来,离石陆续对全区10条河道及7个街道办所属范围内的所有沟道进行集中清理、综合监测、生态治理,一条条河流蜕变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本保障。为规范排污设施运行管理,离石区出台了《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主体责任单位。生态环境离石分局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三川河沿线水污染视频监控设施的选点勘察,共确定了57个监控点位;编制了《离石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督促煤矿安装矿井水、生活水在线监测设施26个点位。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直接关系到饮水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多年来,离石区集中式饮用水七里滩水源地和上安村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雨污分流工作是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仅在2020年,离石区实施完成了建成区及城边村6个街道办35个村的雨污分流改造项目,铺设管网约76公里,安装检查井约3000座;同时还实施完成了王家塔——贺家塔段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及信义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将6个村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主管网。

在整治黑臭水方面,生态环境离石分局对大土河工业集聚区生活污水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分段监测、地毯式排查,督促企业封堵非法排口、规范合法排口,彻底改变了企业生活污水直排和跑冒滴漏问题,沟内黑水变清、氨氮由8mg/L降到2mg/L以下。

在一系列大刀阔斧治理下,离石区河流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2020年,国考断面西崖底水质为Ⅲ类,省考断面沙会则水质为Ⅲ类,市考断面贺家塔水质为Ⅴ类,均达到考核指标进度要求。

抬眼望 满城绿色

“现在城区空气好,树木多,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生活在这样舒适的环境里,人的心情都会变好。”退休职工王喜连抬头望天,满眼欣喜。

不仅在城区,在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也是焕然一新。行走在离石的乡间小道上,你可以发现,几乎每家每户都把自家的前庭后院打理得整整齐齐,就连小路上也看不到垃圾。村民小院散落在大山里,构成一幅传统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农村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离石区在全区农村推行直收直运模式,进一步完善“户投放、村收集、乡镇(街道)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在安排巡回垃圾收集车分区域、分收集对象定时上门收集的同时,设置了6个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对接点,将农村生活垃圾由大型压缩车全部集中直运到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真正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面,2020年,该区生态环境局部门继续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产废单位27户全部达标,转移危险废物1007吨;对19户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进行了自主验收;开展了2户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自行监测;对吴城镇、信义镇、坪头乡、枣林乡13个村庄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11个村。

几年来,全区上下带着市委、市政府的信任与期盼,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决心,从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升级、加强污水处理等方面入手,努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离石实现。无论是在城区还是乡村,大家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远胜从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离石”正在成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共识。

“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离石区委五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常委会报告道出了全区干部群众共同的心声。

如今,全区上下沿着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大数据、大文旅、大农特、大健康、大商贸”为内容的“三新五大”产业发展思路,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先要求,不再上马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生态环境离石分局将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纳入常态化工作,对各类企业进行严密监管;能源部门积极推进洗选煤行业压减产能工作;大土河焦化热电一厂、二厂正在积极研究替代热源改造方案……全区上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为守好美丽的绿色田园和山川净土一路奋进。

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当时光的年轮走到“十四五”这一崭新的起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道路上,这里依旧矢志不渝,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