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脱贫攻坚专刊

“这个女书记真不简单,是真正给咱村民办事的,是个好书记!孩子,赶紧回家来吧,回来一定去谢谢刘书记!”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振平对外出打工的孙子说。刘小娟来了双塔村不久,村民们就口口相传,逢人便说——

“咱村来了个好书记!”

刘小娟和村民热情交谈。 李小明 摄

临近年关,天气寒冷,刘小娟依然马不停蹄地为村里的事奔波着。

一进村,小槐树下的乡亲们就围上来,“刘书记,你又来了?”“刘书记,快过年了,歇歇吧,不要跑了……”“刘书记,我们什么也不缺,冰天雪地的……”看见小娟,乡亲们立刻笑成了花,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今天给大家发白面和对联,大家一会到村委来领啊!”小娟笑呵呵地回应着。

刘小娟是市妇联的一位科级干部,2020年3月被选派到临县三交镇双塔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面对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么重的担子担在肩上,最初的她忧心忡忡,压力巨大,所以她是拼了十二分的力去干工作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年了,村风正了,人心稳了,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里的变化和乡亲们对她的笑脸相迎就是最好的答案。

“百姓的事无小事”

“闺女,快过年了,你咋还跑啊,我的孝心基金儿子给我交上了,你就放心吧!”张迎香老人握着刘小娟的手高兴地说。

张迎香老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77岁,村里自成立孝心基金以来,她每年都担心自己的钱续不上。孝心基金是专门针对65岁以上的老人开办的,每年交2000元,可以得到2500元。张迎香老人的几个孩子日子也不是很宽裕,每年要拿出两千也不易,但是孝敬赡养老人是每个孩子的义务,小娟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了他们的工作,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刘小娟说:“百姓的事无小事。”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户,详细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既然要扶就扶真正困难的人,既然要帮就帮真正需要的家庭。”她的话掷地有声,她也做到了,对双塔村的306户贫困户她如数家珍。

“姨,吃饭了没?我给您带了两包口罩。”到了刘润斌家里,刘润斌的爱人看到小娟立刻笑容绽放,热情地招呼让赶快进屋。

“多亏了这个闺女,她为我们家做的事,操的心,我们一家人都报答不完……”王振平老人对记者说着,眼眶红了。

刘润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80岁;爱人王振平,今年73岁,这是一个苦命的家庭。三个孩子,大儿子刘月照,从小患有癫痫精神病,至今未婚。二儿子第一次结婚后,在孩子三岁时其妻子撒手人寰。第二次结婚又生了两个儿子,生活担子更重了,所以第一个孩子一直由刘润斌老俩口抚养,如今孩子长大在外务工。刘润斌老俩口身体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家里经济拮据。2015年,他们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月照可以享受国家特困供养政策,他的病情符合办理残疾证,小娟了解了他家情况后,亲自带着刘月照到市里经过有关部门三次鉴定,申办了残疾证,解决了这一家人的大难问题。

“我们这一家人欠了刘书记一个大人情,自己家种的白菜、土豆,每次给她一点,她非要买来点心蛋糕什么的给我们……”王振平老人边抹眼泪边说。

“扑下身子去做事”

“姨,这两天感觉好点吗?快过年了,孩子们也都回来了,你一定要坚强啊!”来到贫困户高廷珍家,小娟叮嘱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吕保连。吕保连是高廷珍的老伴,今年77岁,今年四月被确诊胃癌晚期,高廷珍也已80高龄又患有帕金氏手抖病,儿子离异常年外出务工。小娟帮老人写申请、出证明,一次次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到乡镇,办手续。经过几番周折,为老人申请到大病关怀救助金、二次医疗报销、临时救助等一万余元。平时一有空就跑来陪着老人, “姨可怜,看到姨就想到了自己患胃癌去世的母亲……” 小娟眼圈泛红地说。“闺女,天冷小心感冒不要跑了,姨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刘书记比我的儿女也亲,儿女做不到的事情,她都给我们做到了,她不光是帮我们,双塔村只要贫困的家庭她都是这样做的……真是一个好干部!”吕保连老人感激地说。

听到乡亲们这样说,小娟一言不发,她心里五味杂陈。“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的辛酸,对他们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看见这些乡亲,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帮他们。”

小娟一年来在村里做了多少工作多少事,用双塔村班子成员杨唤香的话来说,数也数不清。从脱贫攻坚“十个清零”、住房安全核验、脱贫普查等各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到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环境卫生大整治、组织村小学教师外出培训、把市医院专家医师请到老百姓家门口进行健康义诊,再到提升群众内生动力举办“感恩奋进”主题文艺表演、举办“幸福暖冬”“留守儿童慰问”“春节送温暖”等各项活动,她都是扎扎实实,满腔热情……

“把家安在了双塔村”

“小娟这孩子真是把家也扎到双塔了,家里有孩子,还有七十几岁的老父亲,一周回一次家,尤其是在脱贫普查那会一住就是半个月,百天忙着入户,晚上还要整理资料,经常晚上睡觉都在十一二点,村里没人会电脑,所有的资料都是她亲手制作,有时忙起来这个傻闺女一天就吃一顿饭,真的不容易啊!”杨唤香说道。

“百善孝为先”,刘小娟深知这个道理,对于老人、丈夫、孩子她满腹愧疚,“以后慢慢弥补,只要回家尽可能多做一些吧!”

2020年初,疫情暴发,刘小娟就吃住在村,白天入户给村民宣传防疫知识,给他们送口罩、消毒用品……小娟的热情和真诚感动了老百姓,那会乡亲们就认定了她,双塔村的人逢人就说:“刘书记没有一点架子,总是笑眯眯的,就像自家的亲戚!”

“扶贫扶志扶人心”

“小娟来了,给我们村带来了正气,带来了活力,给学校孩子送衣服,送学习用具,开展了暖冬行动,给老人送被子,送围巾,尤其是前一阵子自己策划举办的那场文艺晚会,让我们村热闹了起来,现在的农村真的太需要组织这样的活动了,村民们不愁吃不愁穿,缺的就是这种精神文明的提升,开展文艺活动村民们的精气神更足了,而且人与人相互之间更亲近了。”双塔村小学校长薛学勤说着,“国家的政策好,组织给我们派的这个女书记更好!”。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小娟就将亲民作为“第一感情”,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优势制定出详细的帮扶工作计划。她说“扶贫路上无虚事,工作一定要坚持万事要躬行的踏实作风”,一件件惠民实事她都是这样一一落实。

扶贫扶志扶人心,在决胜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小娟认识到扶贫更要扶志的重要性,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激发更大的内生动力,她自编自导精心策划了一场“感恩奋进”文艺活动,“参加晚会最大年龄的73岁,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想到自己有登台亮相的机会,都非常开心和激动。有的为准备演出,专门去城里染了头发,化了妆。”乡亲们的热情着实感动了她。

“小娟正直善良,做工作细致认真,她给村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村里有今天的变化,刘书记功不可没。”双塔村支部书记薛艳峰说。

现在的双塔村风清气正,上下和谐,刘小娟无比欣慰,汗水洒到哪里,哪里就能浇灌出鲜艳的花朵。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她用自己的努力为脱贫攻坚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她说:“短短一年我的付出是有限的,但是我所收获的老乡们淳朴的情谊以及基层工作经验却是宝贵的财富,下一步无论留和走,我都会尽心尽力站好自己的岗,守好自己的责,为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继续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