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逆向而行“杀”病毒

——吕梁市天龙救援队赴河北志愿服务小记

□ 王瑞

“又要出队了,三个宾馆消毒。”1月27日晚上9∶40,付军军发完这条信息就出队了。“刚刚回来”,再次与记者联系是28日凌晨0∶05。

付军军是天龙救援队吕梁支队的一名队员,今年47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名队员,2017年3月加入天龙救援队吕梁支队,现任搜救二组组长。在山西天龙救援队刚刚发出赴河北消杀的招募信息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在第一时间抢占名额,主动申请要到防控第一线去。

吕梁天龙救援队是提供无偿救援服务的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一直致力于为本市及周边地区提供户外救援、灾难救援,组织各类大型公益活动。

1月17日,付军军与另一名队员高艳飞,整理好消杀设备和所需物资、沟通对接办理好通行手续并做完核酸检测后,出发奔赴太原,与山西队员一行15人一起奔赴河北,18日到达此次消杀任务目的地——河北省新乐市。

短暂休整后,当日17∶30,队员们立即奔赴新乐市御华名府小区,对1200户、4万平方米的居民区进行消杀处理。

队员们认真调试设备,仔细配比消毒药剂,身上背负重达30公斤的防护、消杀设备,徒步走遍社区的每个角落,对人员接触较多的重点部位认真进行消杀,确保社区消毒防控无死角。

“今天去了20多个村,挨门挨户进行消毒取样,早上7∶10分吃完早饭就出发,回来就晚上7∶00了,吃了晚饭后回到住所,刚给你发了信息就又出队了,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任务。”付军军在电话里缓缓说。

连日来,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救援队每天都奔波在防疫消杀的路上。在疫情高风险的医院里,在转运疑似病例的汽车上,在出现确诊病例的小区里……只要有消杀任务,队员们都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半夜常常还要协助搬用物资。

“去的时候只带了一身衣服,脱掉防护服时,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延迟归期后,衣服又不能寄过来,只好晚上洗了早上穿。”付军军说。

鉴于形势需要和消杀工作实际,原本一个星期的计划临时被打乱。在和新乐市红十字会沟通协调,并征求队员们的个人意愿后,大家一致决定再多留一个星期,继续进行志愿消杀工作,并抽出时间培训当地消防员。

“我在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就一直在咱们吕梁做消杀任务,对这方面有经验,来到河北新乐市,白天做消杀任务,晚上培训当地消防员。”今年35岁的高艳飞是吕梁天龙救援队的老队员了,从事公益事业10多年,每次有任务都是首当其冲,这次更是毫不犹豫,专业能力更是胜人一筹。

“我走的时候没跟家里人说,家里水管冻了,母亲给我打电话让修理,才知道我来了这里,心疼地哭了一下午。”高艳飞说。

消杀工作延长一周,这意味着队员们回到太原后,春节将在隔离点度过。集中隔离14天,然后才能回到自己的家,而这将使他们错过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活了35年,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但做这个事,值!作为一个天龙救援队的人,就应该哪里需要去哪里。” 高艳飞在电话里说。

“想啊!谁不想在家过年,但是疫情当前我也无怨无悔!”付军军透过电话同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