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总是背负着太多的爱与期待。
小时候,春节是一颗颗流星,可以实现我所有的愿望。孩童时,我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我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还可以收到一些压岁钱。
长大后,外出求学,外出工作,新年是一张张回程票,飞奔亲人的身旁。寒假来临,朋友们都忙着计划去哪儿旅行,我却只想回家,离家千里,相思难掩。
故乡平遥的春节照着老祖宗的传统,一进腊月,迎春就开始了!家家户户开始买鱼买肉,进行加工。俗话说“三九四九,拿不出手”,天气十分寒冷,人们仍然在寒风雪地里杀鱼宰鸡,为年味做第一道工序。
集市上,写春联、福字,卖灯笼、挂历的摆满了街道两边,人们驻足欣赏,挑选着最满意的装饰。人影匆匆,年货的香味,勾住人们的脚步,预备过年的吃的、喝的。小孩子十分欢喜,吵着闹着要买各种零食和小玩意儿。年货的置办当然少不了烟花爆竹,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花样繁多,吸引着人们。除了购买年货,在腊月,各家还会做合碗子、炸豆腐、炸带鱼之类的吃食。
大年三十,守岁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吃年饭是这一天的头等大事。一大早,奶奶和母亲就开始忙碌:炖汤,洗、切、煎、炒,为年夜饭做准备,而这期间自然也少不了我和哥哥的帮忙,就这样,在一家人的忙碌里做出了一桌丰盛而诱人的饭菜,到了晚上七点伴着父亲放鞭炮的响声,我们一家老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围坐在一起,吃起了年夜饭。敬酒、说吉祥话、给红包……这份家的温暖就是过年的全部意义!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用在大年初一最合适不过。一大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亲戚拜年,人人见面就说新年好。拜完年,手上、口袋里全是好吃的。从这天开始,忙碌的人们放下一年的活,轻轻松松喝喝茶、晒晒太阳、吃着瓜子闲聊,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神气。
对于工作的我来说,春节可以与家人一起其乐融融是欢乐欣慰的。对春节,我总是有期待的,期待着见见许久未见的在外工作的家人,阔别已久的朋友,还有陪伴为儿女操劳一生的父亲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