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文水

又是一年春节到

□ 韩晓茹

算来,我已经过了二十三个春节了,而对春节的认知也随着年岁的增长发生着变化。小时候,对春节的概念相当模糊,天真的认为春节就是新衣、拜年和鞭炮;稍长大一点,对春节的认识变为了贴春联、挂灯笼;再后来,春节就成为了团圆饭的味道……

盼望着盼望着,除夕到了,小时候总是盼这天快快来到。这天,大人们做着最后的忙碌,剖鱼、杀鸡,大街小巷也换上了红色的盛装。孩子们的快乐很简单,早早的就起床了,不用去写作业,也不用准备年夜饭,穿上新衣就寻小伙伴去了。那时候,最好玩的就是放鞭炮,白天噼里啪啦的响声到处都是,这是我们的“杰作”。到了晚上,奶奶会给我们讲“年”的传说,那是一头凶狠的兽象,总是在每年除夕之夜到农户人家吞食牲畜伤害人。有一年,一位神仙听到了村民的诉说,来到人间用火光、红色、炸响吓跑了“年”,故事的真实性我不作评论,但年的红红火火总能让我兴奋不已。

后来,那群只顾着玩的孩子长大了,不再是一个故事、一盒擦炮就可以满足的了,他们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准备年货,张灯结彩。印象最深刻的非贴春联莫属了,我兴致勃勃地拿上胶水和春联便开始忙活,等到他们看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一副上下联被我贴反了。虽然帮了点倒忙,但从中有所收获就是好的。

在外求学离了家,才真正体会到团聚对于春节的意义,尤其因为去年的“云团圆”让在一起的时光显得更为珍贵。长大的我,春节成为了手里那张回家的火车票,桌上的年夜饭,电视机里的春晚,和家人其乐融融地欢聚一堂。总之,它绕不开我们的家乡,绕不开我们最爱的人。这个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即使原来的仪式感有被削弱的倾向,但它也在用历久弥新的方式告诉我们,春节的意义在于家人团聚,家庭和睦,家族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