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梁瑜
半米高的育苗床上,白菜苗、豆角苗、番茄苗、黄瓜苗娇嫩欲滴,生长正旺……这是孝义市大孝堡乡利农合作社种植温室大棚内的情景。
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育苗工作从一月份开始,及早动手育苗,也是为农户春耕移苗做好准备。
经记者了解,这家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孝义市大孝堡乡,成立于2009年。园区内有蔬菜种植基地,育苗基地,蔬菜视频医院,蔬菜仓储中心,蔬菜研究所等,形成了蔬菜产业“育苗—种植—销售”链条式发展模式,其中,育苗基地占到20亩,年可育苗2000万株左右,可满足周边1.2万亩蔬菜大棚用苗。
育苗基地别具特色,相继建设连栋温室、日光温室,配备自动智能通风系统、自动加温系统、生物补光灯等新设备和新技术,确保了棚内温度、湿度、通风、水分适宜和幼苗生长,形成了蔬菜产业“育苗—种植—销售”链条式发展模式。
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我们合作社一般种两茬,一茬是一、二月份,一茬是七、八月份。温室育苗二、三月份即可上市,像现在已经开始定植。有的订单已经开始订春节前的那一茬苗子了。”
合作社生产的新苗供不应求,由于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好,类似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喜温作物正值定植时期,近一段时间,周边的合作社和种植户们已在纷纷订单。
现在,力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育出来的苗,不仅满足了该市广大种植户的需求,销售半径还逐渐向周边县市辐射。“我们的西红柿品种统一,大小均匀,色度也好,已在广州市场站稳了脚跟。”工作人员这样自豪地介绍,“对脱贫户,我们还实行免费,通过务实措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近年来,随着育苗需求的不断扩大,这家合作社生产品种在不断增加,育苗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也就更需要保证蔬菜苗的高质高产,精细化管理,确保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为发挥组织优势和生产活力,他们着力引入“党建+”的发展模式,将党建+精准扶贫纳入重点项目,通过党建引领,努力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合作社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田间课堂”,先后组织社员赴山东寿光等地学习考察,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形成了蔬菜种植基地、育苗工厂、蔬菜视频医院、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研究所等链条式智慧化发展模式,不断强化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中的引领带动和服务保障作用;并建立党员示范田、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棚,组织引导18名党员与54户社员群众结对帮扶,带动了村内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