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学史明理,汲取思想的力量

□ 本报评论员

科学的思想如火炬,照亮前行的路;如灯塔,指引前进的“航向”。

一百年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犹如暗夜里的火炬和灯塔,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自此,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行动指南,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个创新理论犹如一座座光芒四射的思想灯塔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今天我们学习党史、重温党史,首先要从党史中探寻指引百年航向的伟大思想,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达到学史明理,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吕梁高质量发展实践,奋力夺取“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新胜利。

在吕梁这片红色热土上,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到艰苦奋斗的建设年代,及至激情澎湃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新时代,吕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始终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取得了脱贫攻坚、生态发展等一系列新成就,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吕梁的发展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和我党创新理论永远是指引我们走正确的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思想旗帜。

今天的吕梁,“十四五”蓝图已经绘就,转型发展重任在肩,新任务新挑战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学史明理,就是要加强理论武装。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学深悟透、掌握精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我们当前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加以解决。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对吕梁“十四五”规划的自信,更准确把握当前吕梁发展所面临的“时”和“势”,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找到加快吕梁转型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学史明理,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和理论品格。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是前提,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是落脚点。要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我们吕梁的短板弱项问题结合起来。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凝聚迎接挑战、勇敢斗争、开创新局的强大底气和力量。要坚定扛起习总书记赋予的“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奋力跑出高质量转型发展“吕梁速度”。

嘈杂喧嚣湮没在岁月的洪流里,真知灼见沉淀在历史的河床上。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积淀着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蕴藏着资政育人的丰厚滋养。只要我们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学史明理、汲取思想力量,躬身入局、勇于担当作为,我们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全市上下“转型蹚新路、吕梁勇争先”的强大动力,推动“十四五”转型出雏型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