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学史增信,汲取自信的力量

□ 本报评论员

信仰信念信心是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重要密钥。当此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振奋精神,落笔新答卷,奋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重要节点,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认认真真学习党史,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自信的力量,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以昂扬姿态奋力推进转型发展,夺取“十四五”开局新胜利。

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组成保卫延安的坚强屏障,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和勇于牺牲、永不屈服的战斗意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吕梁人民不断从革命信仰中汲取干事创业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吕梁速度”,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的吕梁今日已是处处有绿、生机盎然,一个创新、开放、绿色、法治、幸福的新吕梁正迎面走来。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吕梁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发展,要把“十四五”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更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重温历史,触摸共产党人的如磐初心,才会进一步坚定我们的价值追求,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激发我们“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必胜信心。

学史增信,要带着思考去学习。要从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去探寻成功的密码、吸收丰厚的营养、汲取奋进的力量,真正悟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要深刻领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梦想之中,凝聚起建设“五个吕梁”,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磅礴力量。

学史增信,要增强敢于斗争、勇于创新的信心。启航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还有许多“硬骨头”“拦路虎”需要解决。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提高应对风险、战胜挑战的能力水平,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要勇于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以创新开辟出吕梁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不熄灭。一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英勇奋斗。今天,这理想信念之火必将激励我们坚定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增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敢于胜利的决心信心,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