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上大学、读研究生,只为心中不变的梦想;苦练体能、狠抓理论,拿秒说话的严格教官;事无巨细、心中有爱,消防队员心中的交心大哥——

张世琛:奏响青春的乐章

□ 本报记者 符宏伟

图为张世琛(左)正在指导消防队员打安全绳结。 符宏伟 摄

不畏艰险、逆向而行,他们用热血铸就英魂!同危险搏,跟死神斗,他们用生命守卫生命!有人说,他们是现实世界的超人;有人说,他们是最帅的逆行者。他们就是人民的安全卫士——消防员。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从小立志做军人的他走进消防救援队伍,在一次次的训练、比武、出任务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也被消防人特有的荣誉感激励着、奋斗着……他,是交城县天宁消防救援站“90后”站长张世琛。

“从小就梦想成为军人,干消防实现了我的梦想!”

“原来,看见军装,内心就有种安全感,现在,我走到哪里,就会让哪里有安全感。这,就是荣誉感。”这是张世琛手机备忘录里的一段话,时间显示:2018年10月30日。彼时的张世琛在吕梁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中队任副站长。无法想象,在2016年6月1日,已经25周岁的他才经过报名、笔试、面试、体能、心理考核,层层筛选,成为一名消防指挥员。

“从小就想着,长大以后我要当军人,和我爸一样。”张世琛的父亲是军人,耳濡目染,年少时的张世琛一心想着长大以后当兵去。高中毕业,张世琛和父母说出心中梦想,被父亲一句“部队现在需要的是高学历人才”点醒,张世琛乖乖去上大学。大学毕业,正好赶上军改,部队不招兵,于是张世琛又去读研究生。本科时,张世琛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读研究生时,张世琛得知之前部队招收过安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于是跨专业考研。张世琛说:“我每一步都是为了进入部队做的选择!”

研究生毕业的张世琛偶然得知,消防招收他所学安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张世琛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梦圆时刻!

体能差,练!考行政、申论,学!

经过半年突击,张世琛顺利通过考核,2016年6月1日,成为一名消防指挥员。25岁的张世琛终于圆梦!

“作为一名指挥员,职责就是带出去多少人,带回来多少人!”

学员特训,三个月。河北省国家陆地与搜寻救护基地新训大队特训,三个月。终于,下连队,张世琛去了太原消防支队。父母去看了他,母亲一见面说,“咋练得又黑又瘦!”父亲却说,“当兵的怎么能不黑不瘦?”而他知道,自己可不止变黑变瘦这点变化。半年瘦了近50斤的张世琛,体能逐渐变强。消防理论学习也让他越发热爱这份事业。

下连队结束,张世琛作为新训骨干,参加岗前培训,开始了集训、带新兵的生活。2017年7月1日,张世琛成为吕梁消防支队的一员。因为体能成绩的突出,本还在带新兵的张世琛在比武前一周被临时叫回,参加山西省公安消防部队2017年夏季训练比武竞赛,得知考核项目有百米障碍、挂钩梯上四楼时,张世琛有些紧张了,这两项他从来没有接触过。没办法,临时受命,硬着头皮也得上!

于是,白天,张世琛苦练百米障碍。晚上,打着照明灯,张世琛加紧训练挂钩梯上四楼。

晚上,有风,做好保护措施,谁曾想第一次训练攀爬挂钩梯上四楼项目,张世琛刚爬到三楼,梯子突然脱离训练塔,保持悬空状态,张世琛抱紧梯子,重新用力,让梯子回到训练塔。顾不上害怕的张世琛通过一周加强训练,和队友们一起代表特勤中队,捧回了团体全省第一的好成绩。他个人获得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嘉奖。

“到现在我都记得,我们回来时,队友迎接我们的场景。那份荣耀,无上荣光!”

首次出征,张世琛获得了好成绩,只是还没来得及参加庆功宴,张世琛再次背上行囊,去了新训大队。这一次,他获得了“十佳管理标兵”。

之后的日子里,集训、比武、带新兵成了张世琛的工作日常。带兵的张世琛是严格的,训练场上的他拿秒说话,大家都说他,训练场上不留情。“多一分训练,多一分安全。作为一名指挥员,我的职责就是,带出去多少人,带回来多少人!我宁愿大家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哪怕流泪,出任务现场能够处置的游刃有余,平安归来!”

2018年10月9日上午10点,公安消防部队移交应急管理部交接仪式正式举行,53年的消防现役史走向终点。看着新闻联播中的播报,张世琛心情无比沉重,他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突然改了。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安抚着身边的战友。“只会越来越好。”说给别人,也说给自己。

脱了军装,穿上火焰蓝,张世琛和战友们依旧永远在第一时间冲到火场、给被困人员带来生的希望。

“每一个消防员都是有用之才!”

“什么样的任务,你觉得是危险的?”记者问道。

“可以处置的情况都不危险,掌握不了、处置不了,才危险。”学习民爆的张世琛来到消防队伍开始了全新的学习征程。

2018年11月20日:“火场沟通不畅,不仅仅是因为通讯设备,也有沟通不到位,究其原因基础不牢。”

2019年7月18日:“熟悉辖区基本情况(重点单位,水源),熟悉车辆器材装备,熟悉灭火剂。”

2020年8月25日:“其他行业怠慢顶多失业,我们行业怠慢要丢命!”

……

一条条备忘录记录着张世琛出任务归来的所思所想,他在细细研究规范,告诉队员,不靠经验主义、本本主义,而是以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到,成功处置每一次出警任务。

不同于训练场上的严格,平时的张世琛在队员的眼中是“暖心站长”。

“认真、负责,关心我们的切身利益。去年快过年了,我媳妇生娃,过年期间,张站长积极争取,让我在家陪家人过年。”交城县天宁消防救援站通讯班班长郭君亮说。

“真诚、耿直,把我当朋友,谈工作、谈生活,像对待弟弟一样对待,很亲切。”队员赵成强说。

生于1991年的张世琛面对的是一批有个性的年轻人,他很少和消防员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子两端谈心,而是在午餐之后、训练之余和消防员散步、聊天。恰是这些看似“无心”的闲聊,消防员沮丧迷茫时的开导和鼓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消防员感到了关爱。

“对待消防员要真诚,要理解包容,要帮他们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因为每一个消防员都是有用之才。”张世琛说。

“不怕苦,不怕累,这是我们的使命!”

认真负责的张世琛被队友们喜欢,也被自己的领导夸赞。

张世琛在吕梁消防支队特勤站任职时,付东伟是张世琛当时的站长,他很看好张世琛。他说:“张世琛注重学习,政治素质较高,可以出色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在训练方面,张世琛认真仔细的研究了各个科目有效安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后的放松方法,对每名指战员制定了属于自己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档案,使消防站的训练成绩有了很大一步的提升。”

张世琛所在交城大队教导员韩帅曾在多次特训、集训中见识张世琛对专业的认真,他说:“张世琛在各类灾害事故处置过程中,永远都是冲在第一线,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怎么把他们带进去,就要怎么把他们带出来。他喜欢钻研业务,多次被总队战训处推荐参加各种大型实战演练活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他工作认真的态度受到了总队领导的一致好评。”

如今,担任交城县天宁救援站站长职务半年多,张世琛依旧坚持着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中队工作要则: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

他说:“我爸常说,‘不怕苦,不怕累,这是军人的使命!’我想说,这也是我们消防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