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 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主任 刘小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最好的营养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只有认认真真学习党的伟大革命史,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不断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为什么“红米饭,南瓜汤”,能够天天打胜仗?为什么“吃草根,啃树皮”,能够走过雪山草地?为什么“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败“飞机加大炮”?说到底,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强信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迅速转入低潮,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就达到31万人,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但即使是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一些真正的革命者仍然始终坚定信仰信念,坚持同敌人斗争,如徐特立、郭沫若、贺龙、叶剑英、彭德怀等,都在这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吕梁这片红色土地上,无数吕梁儿女发扬无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老区人民奉献革命的壮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入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了解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真实、听清时代脉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让理想信念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在具体工作中,要教育引导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着力把吕梁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凝聚奋进力量。

在党史学习中站稳人民立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百年峥嵘党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100年前,我们党从南湖上的一叶小舟起航,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革命年代,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半床棉被”故事里蕴含的正是共产党人最朴素的为民情怀。在新时代的今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共产党人用“哪里的人民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的实际行动兑现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情怀。可以说,人民之于中国共产党人,如同活水之于游鱼。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能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巍巍巨轮”的根本所在。学习党史,就是要涵养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作的实绩成效,践行为民宗旨、永葆鲜明本色。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实际,用好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志愿服务等载体,组织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广大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加快推进吕梁三中、儿童福利院、新区路网等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满足吕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党史学习中树立人生榜样。在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中,有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有隐姓埋名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有为祖国国防建设矢志不渝的科研人员,也有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劳动模范……夏明翰临刑前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杨靖宇宁肯吃棉花树皮充饥也绝不向日寇投降,赵一曼面对日军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英勇牺牲,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焚身直至壮烈牺牲,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郭永怀在生死之际守护国家机密,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钟南山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关键时刻“逆行”冲上抗疫一线……一座座时代丰碑为共产党人绘就信仰底色、构筑精神高地。在吕梁革命老区,吕梁儿女面对敌人的围剿,大义凛然、顽强奋战,用生命捍卫民族和国家,涌现出了贺昌、张叔平、刘胡兰等无数仁人志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伟大的吕梁精神。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刻缅怀千千万万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以他们为人生榜样,学习他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学习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矢志不渝、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具体工作中,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用在当代,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九大基地”、建设“五个吕梁”的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吕梁新区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中心城区。

在党史学习中练就斗争本领。百年峥嵘党史,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不断斗争的历史。在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同时,也给自身镌刻上了鲜明的政治品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与地方武装军阀斗争、与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与党内的错误路线错误观点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成熟。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残酷的“三光政策”,吕梁军民在斗争实践中创造性运用多种灵活战法,组织了“变工爆炸”,实行了“劳武结合”,粉碎了敌人的“蚕食政策”“怀柔政策”“三光政策”,以及“强化治安运动”,成功运用“挤”敌战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有力保卫了晋绥解放区。当前,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必须坚持和发扬吕梁精神,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沉着冷静应对风险挑战,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学习党史,就是要发扬革命先烈们在硝烟炮火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与革命精神,发扬“进京赶考”伟大征程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发扬新中国建设时期战天斗地、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大无畏精神,把握正确斗争方向,不断提高斗争本领,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在具体工作中,要勇于担当作为,敢啃“硬骨头”,勇挑千斤担,着力破解新区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群众安置、资金保障、土地调配、手续办理等制约难题,以实际行动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明来处方知去处,明初心方知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将抓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始终,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牢固树立“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理念,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中心任务与工作目标,以市委、市政府“六大工程”“四个一批”重点项目为载体,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推动吕梁高质量转型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