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柳林县推广煤炭开采新 技术资源回收率提高10%

本报讯 4月19日,第四次“高科技精准帮扶”(吕梁)现场会暨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第二十次工作会议在柳林高新技术园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赵景礼一行20余人来到柳林就开展高科技精准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推广无煤柱自成巷工法、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项目开展校地校企交流合作等内容进行考察交流,着力打造创新载体、引进创新人才、开展创新合作,为柳林县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新动能。

柳林是煤炭资源大县,但由于受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制约,造成资源回收率低、开采成本高、安全隐患多、地表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打赢产业转型“翻身仗”,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在煤炭产业“减”“优”“绿”和产业链延伸上多点发力,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验,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先后引进了一系列转型项目落地柳林。2018年9月4日,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该院士工作站是柳林县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何满潮院士合作建设,围绕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无煤柱自成巷N00工法、地热新能源利用、煤铝共采等相关项目研发推广,力争把柳林高新技术园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成吕梁专家港,推动全县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化,不断提升全县产业发展水平,为“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目前,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已在全县5座煤矿成功应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了10%,解决了煤矿长期面临的“安全生产、资源回收和开采成本”三大瓶颈问题,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滑坡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项目已完成两期共9处监测点建设工程,逐步进入常态化、业务化运行阶段,三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为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宋振骐院士在交流会上作了题为《煤矿冲击地压及煤与瓦斯突出动力事故灾害的控制》的讲座,就柳林开展科技帮扶巩固脱贫成果、创新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加快柳林煤矿推广运用110/N00工法等提出了诸多具体指导意见,让与会人员深受启发。 (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