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孝义

初心如磐再启航

——孝义市政法干警务实为民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孝义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干警们走进孝义中学,向准备参加涉未“两法”知识竞赛的50余名高一学生专题讲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孝义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侯济平帮助当事人修改起诉材料,并与同事讨论案情。

崇南社区民警刘志恩正在为辖区居民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有关知识,并为居民办理有关事项。

孝义市梧桐镇司法所马志伟在调解室成功化解一起纠纷。

□ 文/张世川 图/武斌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砥砺前行。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孝义市政法干警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全面提高政法队伍党性修养和职业素养,加强素质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不断增强政法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将学与做结合,积极干事创业,心系人民安危冷暖,用心用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安全稳定环境。本期视觉呈现我市一线干警为群众排忧解难、优质服务的生动画面。

办群众心坎上的事

法院执行干警帮申请人讨回拖欠20年的欠款;检察机关采用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助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公安民警为小区居民解决高空抛物隐患;司法所的“法治门诊”化解矛盾纠纷……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孝义市数千名政法干警进千村入万户,从帮助群众办好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使一个个难题得到妥善解决,把一起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扎实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赢得群众由衷点赞。

在孝义市崇南社区警务室里,一块写着“用心做警务,用爱筑社区”的牌子引人注目。社区民警刘志恩说,这是他的从警格言,也是向社区居民传递的服务理念。刚上任的刘志恩于2016年6月组建起夕阳红工作室,2017年2月所在社区被山西省综治办评为省级平安社区;在安全防范盗窃上为辖区50户居民窗户上打眼安装铁钉,被居民亲切称为“钉子民警”,在辖区组建了10个微信群,为居民提供警务咨询、便民宣传等便民举措,承诺居民有事即看即回复,承诺每日必答复,被居民称为“秒回警察”。近期,刘志恩对辖区集贤花园住户解决了落户问题,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他正创新建立“社区服务1+n”模式,将社区民警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小综治中心”,只要群众向其中任何一个成员求助,问题就能得到快速解决。

建立“社区服务1+n”模式,是孝义市政法队伍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一个缩影。主要目标是促进基层政法队伍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强化为民服务的能力,突出政法队伍的主责主业,通过各种措施想方设法、自加压力,把群众的难事急事办好、办快、办得满意。这一模式的稳步推进已成为该市政法干警司法为民的最好答案。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孝义市公安局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严打专项行动。

听群众诉求知实情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孝义市数千名政法干警开展“进千村入万户”大走访,让政法干警把身体沉下去、服务送下去。

“女方要坚决离婚,孩子的抚养归谁,其他后续问题怎么解决。”近日,孝义市梧桐镇一位村民走进该镇司法所,向所长马志伟反映了一件烦心事。在了解该村民家情况后,马志伟经过两天4次协商,终于让双方达成协议。二十多年来,马志伟坚守基层司法这一平凡而又十分重要的岗位,凭借强烈的责任心、沉着冷静的态度,他走街串户,到农村,进学校,入民企,用真心服务群众,站在人民调解工作的最前沿,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件,用爱心、热心、真心诠释了人民调解的真谛,彰显了人民调解的魅力,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孝义市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部门职能,通过广泛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活动、人民调解工作、“一村一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法律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民企活动,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学雷锋文明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切实提高了司法行政队伍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只有走心与群众打交道,凝聚起民意最大公约数,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来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才能提升广大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赢得他们衷心点赞。

政法干警争相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该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是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必然要求。孝义数千名政法干警将持续开展“进千村入万户”大走访活动,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未”你而来,法护成长

“请用刚才所学法条分析小丁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其父母、学校、公安机关、社区的做法合法么?为什么?”近日,孝义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干警们走进孝义中学,向准备参加涉未“两法”知识竞赛的50余名高一学生专题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这种与孩子们面对面讲授法律知识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树立起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让校园更加安全,让社会更加和谐,是构建法治校园重要的活动方式,希望以后经常性开展此类活动。”此次活动是孝义市人民检察院“送法进校园”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表现之一,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又一次有力践行。下一步,孝义市人民检察院将以“更深、更细、更实”为目标,切实担负起检察机关依法强化未成年人检察保护和监督职责。以“两法”武装、用检察温度继续为未成年人撑起遮风挡雨的法律之伞,持续开展多维度、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法治的种子在更多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

孝义市人民检察院紧盯教育整顿目标任务,严格对标对表,细化工作安排,通过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果。近日,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率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一些企业,面对面征求企业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实打实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提供“小服务” 深情回应民需

孝义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审判流程的第一道关口,承担着立案登记、繁简分流、诉前调解、诉前鉴定、信访接待、诉讼费收退等多项职能。作为群众来到法院的“第一窗口”,立案庭就是群众表达诉求、开展诉讼活动的“第一站”。5月19日上午9时许,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立案庭庭长侯济平接待了原告王某诉被告李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侯庭长耐心地为王某释理说法,指导其修改了起诉材料完成立案登记,避免了当事人日后的众多困扰和诉累。侯济平说:“立案庭工作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有时一次细心地指导和释理,就可以温暖群众,方便群众。”

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教育整顿成效的根本标准。孝义市人民法院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教育整顿全过程,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制定下发十项便民利民措施。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在全院开展“我为法院献一策,我为单位出份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人民需求为方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人民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进一步提高了法院队伍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小事”折射形象,“小事”反映作风,孝义广大政法干警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中涵养初心、践行使命、锤炼本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并办好涉及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小事”,以小见大、聚少成多,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