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丽 通讯员 任帅)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导向,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不断强化评审内部机制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力促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质增效。
该局一是放宽评审权限。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监督,按照预算控制的原则,对500万元以上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进行评审,除此之外的预算、结(决)算均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和审核确认,压实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减少评审环节,提高评审效率。二是优化工作流程。加快资料传递速度,压缩评审委托及批复环节办理时间,实现三个“一次性”,即政府投资预算评审所需资料及流程,事前一次性告知;政府投资预算评审委托过程一次性审核;政府投资预算评审环节一次性办结。常规性项目不超过10个工作日出具评审报告,重大建设项目不超过20个工作日出具评审报告。三是规范评审机制。加强评审工作的及时通报和内部联动,按周分析工作进度、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一名分管局领导负责督促、协调和落实。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制定评审资料工作清单,运用各类媒体积极宣传财政评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效,为投资评审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实行一次性告知和限进办结制度,主动服务、靠前指导,加快评审效率。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和APP,将所有续建、新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合同信息、资金流动信息全部实行信息化监管,将工程项目申报、预算评审、招标采购、结算审查、决算审计、绩效评价等各环节嵌入系统,形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