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治六乱 靓家园

——方山县开展“六乱”整治专项行动侧记

□ 本报记者 张文慧 通讯员 肖继旺

一辆辆挖掘机日夜不停地清理污泥;一排排绿树成为河道两岸的新风景;一个个市民纷纷参与在清洁行动中……

这是一场覆盖全县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环境建设、生活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全新变革,紧紧关联着农村人居环境变化、农民群众幸福感提升。

6月7日,方山县峪口镇党委书记刘建平告诉笔者:“‘六乱’整治开展以来,峪口镇不等不靠、主动上手。目前,峪口河两岸治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召开后,方山县各乡镇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立足当地实际,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难题,着力改善提升乡村整体面貌,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机构设置站位“高”

为全面完成“六乱”整治工作,方山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副组长的方山县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督查领导小组,两个小组办公室主任均由副县级领导兼任,高规格的机构设置,确保了“六乱”整治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

宣传动员覆盖“广”

为充分动员县直各单位、各镇、全县群众积极参与到“六乱”整治中,方山县多措并举,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县融媒体中心在电视台上滚动播放省乡村振兴局制作的“六乱”整治公益宣传片,在村通广播上开设了宣传“六乱”整治内容的固定时段;县党建平台和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分别发出《方山县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倡议书》,县扶贫办并以彩画的形式把《方山县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倡议书》发放到村到户。

目前,全县各单位、各镇、各村在醒目位置悬挂了宣传标语,每天有专人将本单位、本村的“六乱”整治进展情况以图片、文字形式在方山县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微信工作群里进行汇报,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工作氛围。

工作推进力度“实”

5月20日,全县动员部署会召开后,县直各单位、各镇结合自身职责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90个行政村建立了整改工作台账,各村、各镇明确了责任人,对排查出的问题明确了整改时限,并通过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三争三树”创建评比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度。

为打通整治的“最后一公里”,领导组办公室在县扶贫办专门成立了综合组、排查督察组、整改管理组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实行“每日更新、每周报送、半月调度、逐月检查、评比排队、按月通报”动态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充分运用3000余万元的光伏收益资金,通过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等支出,解决“六乱”整治在“一城六镇八河十线十七站点”重点区域以及示范点的部分资金问题,树立整治标杆,打造“六乱”整治样板,建立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着力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卫生习惯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据方山县扶贫办主任崔志刚介绍,目前,全县在交通沿线清理积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270吨,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和无实际用途、有碍观瞻的视觉污染设施121处,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137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12处,开展交通沿线绿化美化14823平方米;在村庄街巷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521处,清理整治路面污水、村内黑臭水体10处,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残垣断壁和破旧裸露墙体19处,整理线缆“蜘蛛网”32处,清理村内垃圾1671吨;在田间地头拆除农业生产区域违法设施建筑1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79吨;在河流沿岸清理河道岸线垃圾153吨,整治河道退水渠污泥杂物2处,清理厂矿企业、畜禽养殖直排入河道排污口3处,清理河道滩地种植的农作物和杂草52亩,修缮水毁堤防、疏通河道4处,美化绿化河岸线2公里;在光伏站点整治17座光伏电站周边区域、道路沿线、站内设施、光伏板下等存在的垃圾堆放、杂草丛生、设施设备破损、环境较差等问题6起。

一天天在努力,一点点在改变。村庄、院落、田园、农村道路正在不断美化,垃圾分类、文明分餐等理念已经渐入人心,广大乡村正在华丽蜕变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梦中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