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普通的小卡片,只需在上面一勾一画、一翻一折,便能全面、快速、准确地记录和显示患者的伤病信息。谁能想到,这张看似普通的“急救智能一卡通”检诊分类卡,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检诊分类卡,它的研制从此结束了外国学者统领这一领域的历史,成为2011年中国医院科技创新奖我省唯一入围项目。这一项成果源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郭建勋。
1962年出生的郭建勋是一名老党员,他是山西医科大学教授,三级急诊主任医师。人们都知道,急诊科室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这里的患者大都病情紧急、风险高,且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没想到,郭建勋不但把医院这最苦最累的活从1989年一直干到现在,还干得津津有味。
从医几十年来,无论是对本职工作还是对科学研究,郭建勋始终保持着足够的热情。2008年,郭建勋创建了山西省第一家物资应急库,并先后开展新技术新疗法20多项,科研8项,发表论文20余篇,论著5卷,获得国家专利二项,八次在国内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撰写的“检诊分类”医学论文被《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刊登在“专家论坛”专栏。到急诊室工作的36年里,郭建勋总是任劳任怨,不断进取,职业生涯内从未发生医疗差错及事故。担任急诊科主任后,郭建勋更是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带领全科医护人员,担负起了吕梁市人民医院的院前、院内急救任务,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通宵抢救病人如家常便饭。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郭建勋始终冲在指挥、战斗的第一线,共参与大小型突发事件200余起。
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一个又一个急救任务,见证了郭建勋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付出与担当,也见证着作为医生的责任与操守。郭建勋先后获得了“全国十佳急诊事业引领者特殊贡献奖”“国家卫计委优质服务示范个人”“全省优质服务示范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吕梁市优秀共产党员”“吕梁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多项荣誉,为科室医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荣誉越多,压力越大。”在别人的啧啧称赞中,郭建勋却这样说,“急诊工作相当于经常在刀尖上行走,不管受到任何的影响,都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自己要时刻牢记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恪守医德,持之以恒,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为造福百姓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自己毕生的医师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