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兴县东会乡在兴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管齐下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狠抓乡党委自身建设,促进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在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核心,以完善乡党委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加强乡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创建“为民、务实、清廉”的乡党委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坚持抓班子成员的集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和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坚持抓思想作风建设,树立干部良好形象。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开展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学习教育等活动,通过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干部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干部形象。坚持抓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请销假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认真执行党委决议,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权力的关系,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通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了班子成员的沟通,增进了团结,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东会乡连续5年被县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
二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建基础。乡党委始终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能力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以各类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支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通过依法民主选举,把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党员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优化了支村两委班子结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从2017年起,陆续回引13名优秀大学生到各村工作,组织5名干部参加了“学历提升工作”,基本保证每村1名大学生。狠抓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通过调整干部、集体谈话、找出根源、谋划解决等一系列“组合拳”,使一批后进支部面貌焕然一新,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开展活动场所“提质增效”,为9个行政村新建了组织活动场所,为17个活动场所配备办公、取暖设备,实现村干部轮流坐班,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建责任分工,党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具体抓,班子成员抓好所包支部和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包村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工作责任到人,帮扶指导进村。每年年初,与各党支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绩效挂钩、责任捆绑,把党建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优、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修订、完善了“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党支部在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中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全面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坚持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组织农村支部书记参加“领头雁”集中培训10次,开展党员集中学习培训20余次3000余人。通过党员干部参加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鼓足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发展党员,五年内发展党员20余名,优化了党员结构,提高了党员素质。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对外出半年以上的党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名册,流动党员得到有效管理。
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播放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用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乡党委班子以及各支部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民主生活会,切实提高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会审制度》等,从源头上扼制了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认真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将乡村工作阳光透明,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经常开展谈话谈心,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小抓早,努力推进全乡党建工作迈上新水平。 (张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