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庸兴
随着科学种田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忙期间抽空写起了“务农日记”,将每天农事活动记录下来。
现实生活中,不少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主要凭经验,对农作物播种、施肥、喷药等生产过程的情况大多没有做记录。种田没有建立“生产档案”,在哪一环节失误,哪一环节做得较好,以及成本花费了多少难以获知,便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更谈不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了。
农民记 “务农日记”,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生长习性、施肥除草、投入与产出比例等情况便于掌握,便于积累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种田方法。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农民还会遇到许多疑难点,通过日记,将其记录下来,便于日后向有关部门、专家或者有经验的同行请教,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能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生产经营也就更具有科学性,从而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
总之,农民朋友记好“务农日记”,通过对比,能探索出更好的种植季节和种植手段,掌握到更好的生产方法,总结出更优的生产程序,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科学种养、降低生产成本、推广节约型农业。因此,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帮助农民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观念,帮助他们记好“务农日记”,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促使农民从生产经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技巧和水准。长此下去,“科技兴农”将不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能更快地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