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有个郑二小,合作造林搞得好。一二三产要融合,沙棘产业为主导。都来学习郑二小,合作造林要搞好。规范提升闯新路,绿水青山宝中宝!”这几句话在当地干部群众中耳熟能详,这里提到的郑二小是界河口镇东口子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通过合作社发展沙棘林产业,把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融为一体,实现了荒山增绿、群众增收,在一个战场打赢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场战役。
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在较差的自然条件下广种薄收,为了生计,不断毁林开荒,陷入了经济贫困和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穷则思变,多年来,干部群众一直在为摆脱困境千方百计苦苦探索。2014年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之前,郑二小多年从事植树造林取得的成绩,使他在界河口镇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被推选为东口子村党支部书记,大家希望他能带领群众找到摆脱困境的路子。
为了不辜负群众的期盼,郑二小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多为群众做实事”。经过走访调查,凭借多年的经验,他认为东口子村非常适宜造林,一方面让贫困户参与造林实现增收,另一方面将苗木出售让育苗户实现增收。这一想法,得到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认可。几经努力,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郑二小组织村内36户农民(其中33户为贫困户)成立了“森生财”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实施了1000亩购买式造林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55万元,其中的22万元为造林农户的劳务收入,户均增加4500元左右,育苗户与33户贫困户均实现了增收,其中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5000余元,率先蹚出了一条改善生态与群众增收相融合的生态扶贫新路子。
岚县森生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取得初步成功后,郑二小将目光转向林业资产收益试点工程。他专门组织人员前往内蒙古高原圣果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考察沙棘良种,多次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讨论研究,并征求上级各部门和东口子村村民意见,最终确定了在退耕地中种植中蒙杂交杂雌1号沙棘,鼓励引导东口子村219户退耕农户将111.66公顷退耕地(占全村退耕地的95%)的经营权自愿委托给该村村委,由村委集中流转。随后,东口子村村委会将受委托的退耕地经营权流转给岚县晋森园绿化有限公司发展沙棘产业。对于沙棘的种植,则由两家专业造林合作社负责,形成了“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态脱贫运营模式,2017年,沙棘让当地荒山披上了“绿装”。
郑二小带领东口子村“两委”一班人,以森生财造林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又吸纳了阳寨、西口子、会里几个村集体参与入股。“森生财”“林得财”“绿生财”“新绿森”四个合作社联合,成立了“绿缘专业联合社”,入股资金扩大到100万元。界河口镇会里村67岁的贫困户贾引民成为合作社成员后,一个春天就挣下过去几年的钱,贾引民高兴得好几夜睡不着觉,心里一遍遍盘算着钱的去处。正在这时,说亲事的上了门,最终与邻村50多岁的李二女喜结良缘。“活到这会儿了,这才活出个样儿来”,面对久违的幸福,贾引民感慨地说。《新华社每日电讯》2017年6月2日第一版以《老光棍卖绿娶婆姨》作了专题报道。
如今,郑二小把合作社和公司的经营范围拓展到小型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保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林产品经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启了全面乡村振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