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革旧布新天地宽

——我市转型发展综述

□ 本报记者 王涛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吕梁市加快改革创新,实现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行之路。

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习总书记勉励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这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传统产业支撑转型、新兴产业引领转型”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新型煤化工、铝镁新材料、白酒和特色农业、大数据、大旅游、大康养等产业集群集聚,高质量转型发展结出了丰硕的实践之果。

白酒产业迈上发展新台阶

吕梁白酒有着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的蒸馏史和300年的品牌史。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吕梁分会场成功举办“中国·杏花村白酒产业博览会”,通过开展有关白酒的系列活动,以酒为媒、以酒兴业,进一步彰显吕梁“世界十大烈酒产区”独特魅力和杏花村汾酒“世界白酒鼻祖”的风范。

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酒文化旅游胜地,持续推动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努力“打造十里酒城,建设酒都吕梁”,连续举办四届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和第20届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画卷徐徐铺开,“得造花香”的品牌文化深入人心,中国白酒版图“吕梁印记”愈加清晰。

2020年吕梁市规上白酒企业产量14.85万千升,白酒产业占市域经济比重达11%。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我市提出,要做强做大清香型白酒产能,支持汾酒集团抢占中高端白酒市场,并在汾酒集团之外打造“十朵小金花”白酒企业。市长张广勇在“中国·杏花村白酒产业博览会”上表示,吕梁将坚持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锚定打造“世界酒城”、建设“酒都”吕梁的目标,继续做大酒产业,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实现“四个5”,也就是白酒产能达到50万吨,白酒产量达到50万千升,白酒产值突破500亿元,以酒文化为核心的游客旅游突破500万人。一幅清香型白酒企业的集群化发展蓝图,正在加速铺开。

在此基础上,我市规划了一系列项目,包括启动一期储酒基金2亿元,建设“一把抓”酿酒高粱原料基地45万亩,支持牛栏山二锅头吕梁基地建设,启动中汾酒业公司10万吨白酒项目,年内新增基酒15万吨等。

“酒文化+旅游”是我市提升品牌认知和文旅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今年吕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杏花村文旅小镇等7个酒文旅项目,再现“牧童遥指杏花村”美景,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为游客提供深度体验。

打造“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酒文化旅游胜地”,是以基础产业提档升级支撑转型、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推转型的具体落地措施,更是通过白酒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确保实现“转型出雏型”。在此政策推动下,清香型白酒必将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吕梁打造“世界酒城”、建设“酒都”的目标定会实现。

铝镁产业成为增长新支柱

我市铝土矿资源丰富,储量超6.49亿吨,居全省之首。这是自然恩赐,更是发展潜力。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立足资源优势,依托丰富的煤炭、铝土矿资源优势和电力能源优势,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兴县华兴铝业、山西信发、孝义兴安、山西信发交口肥美、中铝交口兴华科技、柳林森泽等10户骨干企业,全市氧化铝产能达到1400余万吨,占全省产能的56.50%,占全国产能的16.62%,发展势头正劲。主要产品有电解铝、氧化铝、氢氧化铝、4A沸石等。

2019年,我市铝产业实现产值约350亿元,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9.5%,成为继煤炭、焦化、白酒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2020年,受疫情影响,吕梁氧化铝产量1006.4万吨,铝行业实现产值约280亿元,工业增加值约61亿元。今年一季度,氧化铝产量250万吨,同比增长8.7%;电解铝产量11.8万吨,同比增长93.1%。

兴县是我市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去年以来,兴县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全产业链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和局域电网低电价优势,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铝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兴县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6.7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200万吨氧化铝、100万吨电解铝、50万吨金属镁、100万吨高端铝镁新材料,268万千瓦坑口电厂及局域电网,2000万吨集运站及配套物流园区。目前,该园区已开发面积3.82平方公里,铝产业入驻企业7户,投产5户。其中:华兴铝业氧化铝产能2016年已达到200万吨;中润公司一期50万吨电解铝满产运行,二期50万吨电解铝项目场地平整也已完成,随时可以开工建设。签约引进5个铝镁新材料产业项目,总投资16.3亿元。

除兴县外,在我市众多铝工业企业中,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单线产能为全球最大,孝义兴安化工有限公司大型蒸汽管道化溶出技术属国内首创,行业竞争优势明显。镁业发展以东义集团为主,形成从原材料制备到镁制品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围绕建设全国铝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成投产芜湖德盛镁3万吨汽车轻量化铝镁合金部件、苏州元泰10万吨铝焊丝项目……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电价洼地、全国铝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全省电力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

不久的将来,铝镁新材料产业一定将是我市经济增长的又一靓丽名片。

“数谷吕梁”点燃转型新引擎

在转型发展中,我市依托气候、资源、区位等优势,先后与国防科技大学、华为公司合作,引进“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组、华为云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精心打造“数谷吕梁”,建成“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以“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为载体,积极推进大数据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生态环保、远程医疗、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大数据产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不要学历文凭,一周培训,一根网线接入便可上岗操作。”临县贫困户李巧兰对着电脑,用鼠标对人脸照片进行精准标注。

“一个数据标注员1小时标注一张图片收入15元,一天工作4小时收入60元,全年可增收近2万元。”吕梁市大数据应用局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吕梁计划培训5万名数据标注员,形成10亿元的稳定劳务收入。

如今,大数据产业“飞入寻常百姓家”、应用普及各行各业。“数谷吕梁”正在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在推进大数据产业落地生根的过程中,我市紧紧把握大数据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契机,从发展思路、产业布局、发展路径、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2017年,我市制定了《吕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2017-2020)》,提出了大数据发展应用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先后制定出台了《数字吕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大数据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体系,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发展路径,推动大数据在吕梁开花结果。

2017年以来,我市连续举办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大会,累计签约项目69个、总投资106.2亿元。交城山西中交高速数据中心5000架机柜、孝义中晋交能数据中心等先后建成。引进快成物流、共致科技2户总部型企业,浙江元亨、硕为思等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中国网库设立了离石、柳林两个分公司,浪潮集团、山西云时代、北京航天驭星、北京用友科技等参股或独资公司注册登记。涌现出了吕梁云计算、阳府井、大唐物流、云启正通物流等一批具有吕梁本土特色的大数据和“互联网+”企业,大数据产业不断做优做实。

“天河二号”吕梁云计算中心挂牌“山西省超级计算中心”,累计服务用户1200余家。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获得全省首个国A认证,为各部门和企业提供数据服务,业务拓展到全国。

同时,我市发展数据标注产业,着力打造1个中心、13个基地、N个驿站的产业布局,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数据标注,助力脱贫。依托科研院所联合成立“大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联合实验室”。与实体企业共建“5G+智能矿山应用创新孵化基地”。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吕梁是煤炭资源大市,煤焦产业一直是我市的传统主导产业。秉承“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的原则,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煤炭、焦化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积极建设全国一流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全国一流的现代绿色煤化工产业引领区。

煤炭产业对吕梁的贡献是巨大的,无论过去、今天、还是未来,煤炭必然还是吕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加快了推进结构调整,控制煤矿新建规模,建立煤矿退出机制,推动煤炭去产能、减产量的步伐。通过引导退出、减量重组、产能置换等方式,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化解了煤炭过剩产能。同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坚持煤炭减量化,科学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煤炭入洗率,促进煤炭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加大煤炭转化力度,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行业发展由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促进煤炭产品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我市还大力推进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煤炭先进产能。煤炭先进产能达83.5%。其中,吕临庞庞塔煤矿智能化矿山获全国第一张“5G井下专网”。

中国焦炭看山西,山西焦炭看吕梁。吕梁是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为不断提高炼焦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业链条,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不断提高吕梁市焦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焦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煤焦化工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孝义鹏飞集团上马的500万吨新型焦化、60万吨甲醇联产4亿方LNG、 40万吨费托合成蜡、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等项目,推动了煤化工循环产业链向高精尖发展,为其它煤焦企业提档升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金岩500万吨焦化循环经济园区项目是我省单体产能最大的煤化工综合园区,可实现全循环、大综合的产业布局,为煤化工下游产业链延伸提供有力保障。鹏飞、金达、金岩、东义等一批新型焦化项目,全部采用6.25米以上和6.98米顶装一流先进工艺。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孝义鹏湾氢港20万吨焦炉煤气制氢项目。

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我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支撑明显增强,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连续4年保持全省第一。

此外,我市还通过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引领转型,文水晋能科技太阳能电池组件、水木新碳锂电池负极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蓬勃发展。通过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助推转型。“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二期140公里开工建设,重点打造碛口古镇等20个4A级景区,年内实现13个县(市、区)A级景区“破零”。实施杏花村文旅小镇等7个酒文旅项目,再现“牧童遥指杏花村”美景。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20个、黄河人家30个。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吕梁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全市上下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发展动力深度转换,正在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